王霖輕輕搖頭:“良臣統兵之能母庸置疑,但海外諸將以梁山諸人為主,韓良臣威望不足以懾服諸將,朕以為不妥。”
王霖說著,突然想起一個人來。
玉麒麟盧俊義。
盧俊義現為一方主將,坐鎮薊州,也是協助岳飛抵禦金人的大將之一。
要說江湖名望,十個韓良臣也抵不上一個盧俊義。
但讓盧俊義孤身海外,王霖實話說還是不放心。
見皇帝神色變幻,燕青馬上意識到皇帝又動了御駕親征的念頭,趕緊躬身拜道:“陛下,實在不行,臣願意奉旨前赴海外,解陛下之憂。”
王霖朗聲一笑道:“小乙,你在朕身邊,為錦衣衛統率,朝野上下素有人稱,有朕在的地方一定有燕小乙在,你為朕之肱骨,豈能離朕左右?
朕有意御駕親征海外,平定東瀛,不過你們放心,此番,朕不會偷偷摸摸前往,朕會大張旗鼓,昭告天下,朕將遠赴海外,開疆闢土,為的是我大燕江山永固,為的是日後的子孫後代能有更多繁衍生息的土地。”
燕青和岳飛以及戴宗都面色大變。
岳飛剛要上前勸諫,卻聽皇帝又斬釘截鐵道:“這東瀛之事,在朕心裡,重要性絲毫不亞於金國。朕一定要將東瀛拿下,納入我大燕版圖!”
“當然,事關重大,朕會從長計較。小乙,你去政事堂傳旨,宣李綱五位閣相入宮與朕議事。”
燕青苦笑,嘆息無奈,只好領命前往政事堂。
皇帝的性子他比誰都瞭解,一旦王霖決定的事,誰也改變不了。
燕青知道皇帝的決定肯定會引發朝野上下的集體反對,但皇帝現在乾綱獨斷,最終一定還是會成行。
……
海外軍團慘敗於東瀛人之手,數萬軍卒葬身海外,鎮海侯晁蓋戰死殉國,訊息好很快震動燕京。
但朝野上下還沒有完全消化,就又傳出皇帝即將再次御駕親征海外東瀛報仇雪恨的訊息。
反應最大的當然還是朝中群臣。
這一回,幾乎是所有人都在強烈反對皇帝的一意孤行。
李綱等五位閣相率百餘位朝臣跪伏在朝天門外,叩請皇帝改變心意,不要輕易離京,以免動搖國本。
王霖與韓嫣諸女登臨朝天門宮樓,環視在宮門外跪伏勸諫的群臣,面色平靜,一言不發。
韓嫣也忍不住在旁柔聲勸道:“陛下萬金之軀,為何要屢屢以身犯險?海外兵事,當有諸大將為陛下分憂解難,何勞陛下親力親為?”
自韓嫣以下,諸女紛紛開口勸諫。
唯獨慕容婉兒沉默不語。
王霖澹然一笑:“婉兒為何不勸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