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里捷報早在第一時間傳回真定,而當皇帝率大軍凱旋至真定時,聞訊而來的河北人早將官道兩側圍了一個人山人海,水洩不通。
現場人聲鼎沸,前來迎駕和迎接大軍凱旋的人無論男女老幼,都面呈無比狂熱的血紅色,猶如打了雞血般。
前面說過,宋人對於光復燕雲故地具有無法言說的強烈情結。
燕雲十六州地理位置非常險要。
燕雲十六州,正好處於兩座山脈的包裹之下——燕山山脈和太行山脈。
燕雲東臨大海,北邊和西邊靠著燕山以及太行山,完美地為華北平原提供了一個三面的屏障,從而抵禦來自北方的遊牧民族政權的南下入侵。
所以秦漢長城就修建在此處。
只要金人掌控著燕雲十六州,如果跟大燕交惡,就可以直接彙集兵力。
或從幽州南下,在華北平原上一路向南馳騁,直抵澶州,進窺汴梁。
或從雲州南下,直抵孟津,攻洛陽,夾擊汴梁。
河東河北人睡覺都睡不安穩。
頭上就好像是懸著一把鋒利的劍,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落下來,丟了腦袋。
打一個比方,故去的遼國、現在的金國和大燕就相當於緊挨著的兩套房子,而燕雲十六州就是這兩套房子共用的防盜門,鑰匙在金人手裡,你說河北人能不緊張?
北宋自立國以來,不知多少次要拿回燕雲故地,然而每一次都是無功而返。
數百年的恥辱,數百年的夢想。
數百年的風雨滄桑,直至今日,在大燕皇帝御駕親征之下,河北人終於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當明黃色的皇帝龍纛出現在眾人視野之中,數萬真定百姓痛哭流涕,跪拜在地上,狂熱高呼吾皇萬歲不止。
王霖騎在雪夜照獅子上,鋪天蓋地的歡迎人群和聲震雲霄的萬歲聲浪,卻讓他的面色微微起了一絲悲意。
勝利固然可喜,可損傷卻有數萬忠魂!
數萬大燕將士,永遠埋葬在了龍首原下!
皇帝鑾駕漸行漸近,官道兩側維持秩序的錦衣衛數次被激動的人群湧動產生了區域性的混亂,但好在錦衣衛知道百姓沒有惡意,也沒有動起刀兵。
張魁三位當世大儒率近前讀書人列隊在城門之前,見皇帝鑾駕駛來,便一起躬身高呼道:“吾皇光復雁北,洗雪國恥,功莫大焉!”
王霖向張魁等讀書人微微頷首,然後徑自進城。
他沒有回宮,而是直接登臨城樓。
激動的人群沒有散去,鼎沸的人聲照舊彌散在半空中。
王霖靜靜凝立,眺望著那並不遙遠的雁北,心頭感慨萬千。
此時此刻,他情不自禁想起了偉人的一首詞。
王霖緩緩吟道:“我失驕楊君失柳,楊柳輕颺直上重霄九。問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廣袖,萬里長空且為忠魂舞。忽聞雁北傳捷報,淚飛頓作傾盆雨。”
張浚、韓庭、顧慶川、馬擴、岳飛五名軍機大臣一起躬身拜賀:“吾皇妙詞,可慰英魂,可傳捷報於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