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霖靜靜盤算著此事對自己的利弊與影響。
什麼聖人門第,在王霖眼裡不過是個大地主家族。
孔家如此做,百分百是看中他日後會改朝換代,為孔家找“接盤俠”靠山,維持孔家的聲威富貴不墮。
事實上,所謂鐵打的孔家流水的皇帝,孔家能在兩千年中維持榮耀,“選擇”和站隊是很關鍵的因素。
作為穿越者,王霖很瞭解孔家的作風。
南宋淳右十二年,也就是蒙古憲宗二年,此時蒙古已滅金朝,佔據中原長江以北,曲阜孔家派當世大儒張德輝與元好問等面覲忽必烈,跪請他為“儒教大宗師”。
回報便是:忽必烈大喜,悅而納之,並還之以禮:蠲免了孔府和儒戶的兵賦,一眾儒士彈冠相慶歡呼雀躍。
而實際,忽必烈連漢語都不會。
所以孔家很擅長做這種“指鹿為馬”的事。
只是王霖沒想到這一次孔家選中了自己。
這個儒教大宗師……的好處,當然還是很多的。
儒家作為古代皇權的“統治思想”,王霖戴著這頂儒教大宗師的桂冠,會為將來省下許多麻煩。
而付出便是,孔家的家族利益未來要得到王霖的承諾和保障。
權衡利弊,嗯,應該還是利大於弊。
無非還是尊孔為正統,保護孔家的榮華富貴罷了。
趙構試探道:“師傅,孔家當代衍聖公與嫡女孔琳,已至京師,孔家說,要在兩日後,於京師孔廟孔聖像前,當眾為師傅上尊號,並宣佈師傅與孔家聯姻。”
王霖忍不住笑了,孔家這是早有圖謀,不然,坐鎮山東的衍聖公何以在這個時候趕來了京師?
王霖環視眾女,諸女面色平靜。
對她們來說,就是府中又多了一位出身尊貴的姐妹,倒也沒什麼。
反正相公日後是要做皇帝的人,開枝散葉,廣佈子嗣,後宮三千是遲早的事,誰也擋不住。
她們早就有思想準備。
況且,這個年月嫉妒可是女子的大忌諱。
唯有李清照和朱淑真神色激動,作為讀書人,她們對儒教大宗師的名號還是很尊崇的。
其實王霖很想說一句,尊號我收了,聯姻就算了。
他不想自己的燕王府,變成第二座孔府。
擺滿孔……的畫像。
可他也很清楚,若是他拒絕與孔家的聯姻,孔家當然會惱羞成怒,同時也會觸怒天下的讀書人,更引群情洶湧。
聖人苗裔為燕王平妃,有何不可?
這是榮耀啊。
你王霖憑什麼拒絕?這是羞辱孔家還是羞辱孔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