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部,韓世忠部。
兩支兵馬幾乎毫無損傷。
……
後來的事實證明,王霖抄襲來的游擊戰術非常有效,而他分開切割、斷敵後路、焚其糧草、聚而殲之的戰略戰書也在這場實戰中發揮到了極致。
岳飛和韓世忠將完顏昱部包圍於天禧鎮。
半日鏖戰,完顏昱率兩千殘兵敗走磁州方向。
而在另一路,得知相州糧草被宋軍焚燒殆盡,蒲三谷部軍心大亂,又被盧俊義和呼延灼兩路兵馬一個在後面驅趕,一個在前頭堵截,在相州以東方向折騰了一個晝夜。
蒲三谷部在永和鎮被宋軍兩路圍攻,蒲三谷戰死,殘兵往北逃竄。
完顏宗望在磁州收攏了兩路殘兵,眼看他這一路進攻宋國時的十萬大軍,如今淪落為一萬多殘兵敗將,他羞怒交加,大罵一聲“王霖該殺”,便眼前發黑,兜頭摔下馬背。
不管完顏宗望承認還是不承認,金軍東西兩路全面入侵大宋,完顏宗翰被拖在太原久戰不絕,而他被王霖迎頭痛擊,損兵折將,已經徹底事敗。
完顏宗望在馬下向金國方向跪拜下去,放聲慟哭不止。
他不得不下達了撤軍回金的命令。
大宋宣和二年八月十七日。
王霖率伏虎軍再勝金兵,收復相州。
而完顏宗望兵敗如山倒的訊息傳至臨漳,勐攻了臨漳數日的阿里乎部未果,擔心陷入宋軍的包圍之中,即刻率軍北撤,在邢州方向與完顏宗望合兵一處。
河北各處義軍蜂擁而來,河北境內,抗金氣氛如火如荼,大宋軍民士氣大振。
至此,伏虎軍的軍威之盛,遠遠蓋過西軍。
……
臨漳。
臨漳縣,位居中原腹部,西望太行,東眺齊魯,素有“天下之腰嵴、中原之噤喉”之稱。
數路伏虎軍在臨漳實現了大會師。
臨漳古稱鄴城。
據說三國曹操消滅袁氏兄弟後,夜宿鄴城,半夜見到金光由地而起隔日掘之得銅雀一隻,荀攸言昔舜母夢見玉雀入懷而生舜。
今得銅雀,亦吉祥之兆也,曹操大喜,於是決意建銅雀臺於漳水之上,以彰顯其平定四海之功。
所以就有了著名的銅雀臺。
臨漳之野,所謂的銅雀臺其實至今已經破敗不堪,只遺留一座土木結構的閣樓於一座高臺之上,而整個銅雀臺都被臨漳大家族宋家的莊園圈佔其內。
換言之,就是銅雀臺現在就是宋氏莊園的園內一景。
銅雀臺下,王霖抬頭凝望,身後,站著黑壓壓一大群宋氏家族的人,還有花榮、燕青、岳飛、韓世忠、盧俊義等諸將。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王霖輕笑一聲,回頭與諸將道:“沒想到這銅雀臺是這般景象,其實銅雀臺與赤壁之戰,與那江東二喬,沒有任何關係。”
花榮也笑道:“王爺,銅雀臺早已破敗,這次金人入侵臨漳,臨漳知州不戰而走,但這宋家人卻團聚莊丁,號召鄉里,組建了一支數千人的義軍,還曾與金人交過手,保住了這座莊子。”
王霖緩緩點頭,深沉的目光投向站在花榮等人身後的宋家家主宋鵬然,以及宋家三傑宋勇、宋奎、宋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