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用沉默半天,輕道:“公明哥哥,小種相公命我等臨時駐紮宣澤水門,其意若何?這是要拿我等當刀使,與渤海……與那王霖直接為敵嗎?”
吳用此時都快悔恨死了。
他這一輩子精於算計,以為王霖大勢將傾,跟隨關係一直不錯的宋江,投靠日後大權獨攬的种師中會前程似錦,結果……
果然還是應了那句老話,聰明反被聰明誤,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而誤了卿卿性命。
吳用身後的孫立、孫新等人面色都變得很難堪。
背叛是一回事,但剛背叛,就要被逼與原主子為敵,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若是能皆大歡喜還說得過去,可如今背叛一場,除了宋江得個微薄官職之外,其他人一無所得,就此面對王霖,將情何以堪?
而想起王霖的武功和手段……眾人心裡寒氣泛起。
誰都知道朝中局勢不可逆轉,王霖已經走進了人生的絕路,但卻不知為何,幾乎所有人都不安穩。
……
大宋宣和二年,三月初五。
適逢大朝會。
趙佶面色陰沉緩緩走入延福宮龍德殿,待文武兩班朝臣朝拜已畢,這才冷聲開口道:“有事就奏來,無事便退朝。”
种師中毫不遲疑,出班奏道:“啟奏官家,王霖座船抵達京師,已入宣澤水門停靠。”
种師中這話一出口,以御史大夫董啟亮為首的數十名朝臣一鬨而出,跪拜在地,高聲嚷嚷呼喊不止,要求趙佶將王霖拿下治罪。
亂七八糟,還是過去重複了無數遍的話。
趙佶早都聽膩了。
趙佶嘴角一抽,陰沉的眸光望向一旁的趙桓。
趙桓出班奏道:“父皇,兒臣以為,王霖擁兵自重,穢亂宮闈,濫權妄為,謀反之意昭然若揭,應將其拿下,依律論罪。”
“臣附議!”
“臣附議!!”
殿中亂成了一鍋粥。
李綱突然暴喝一聲道:“爾等口口聲聲指摘渤海郡王各項諸罪,可有實證?不過是捕風捉影之詞!
縱然要論罪,也得交有司三司會審,官家裁斷,給渤海郡王一個自辯的機會吧?爾等要幹什麼?如此不告而誅?”
种師中與趙桓飛快交換了一個眼神。
种師中躬身道:“官家,臣同意李相所言,官家應速下詔,命王霖不可帶兵入城,只帶隨身護衛,上殿面聖!”
“兒臣附議!”
“臣以為然。”
又來了。
趙佶心煩意亂,疲倦地閉上了眼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