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兩千伏虎軍鎮守的來州城空無一人,城中百姓四散奔逃往山林之中,而尊敬的知州大人趙明誠,卻率兩千兵馬棄城投奔密州。
伏虎軍兩千人不知所以,但趙知州作為軍政主官,他們又無法違抗軍令。
耶律弘文縱兵入城劫掠,準備在來州修整一兩日,再乘船返回海上,正撞上王霖的三千虎神衛。
結果可想而知。
耶律弘文的殘兵全軍覆沒,虎神衛打了一場酣暢淋漓的突襲殲滅戰。
好在來州城沒有因遼兵劫掠而產生太大的破損,被遼人劫掠的百姓財物也都被收回。
王霖氣得渾身顫抖。
他實在沒想到,趙明誠竟然會在這個時候就作出慫到家的棄城壯舉了。
而原本他應該是金兵入侵靖康之難的幾年後,在江寧知府任上為之的。
想想也是,有他這種怯懦畏戰的心態主導,他什麼時候棄城都不難理解。
而且有第一回就會有第二回,毫無疑問。
趙明誠在前往密州的半道上被抓回來。
所屬兩千伏虎軍得知真實情況,羞慚無地。
遇上這種主官,他們還能說什麼呢?
來州州衙。
王霖面沉似水,端坐在原本屬於趙明誠的知州大位上,燕青諸人分列兩班,趙明誠面色漲紅誠惶誠恐地躬身拜下:“下官趙明誠,拜見使君!”
王霖勐然一拍驚堂木,怒吼道:“趙明誠,你可知罪?”
趙明誠噗通一聲跪下:“下官知罪,下官知罪!”
王霖可勁壓住火氣緩緩道:“趙明誠,你也是名門之後,你父輩祖輩皆為大宋高官,你怎麼能……怎麼能在外敵入侵時,率軍棄城而逃、棄百姓於不顧?你害不害臊啊?!
”
趙明誠羞慚伏地,一句話也不敢說了。
他以為遼人有上萬人,來州這區區兩千人焉能是敵手,從開始得到錯誤軍報,他就失去了守城戰鬥的意志,索性就逃了,還打著保全軍馬聯合密州再來反攻的旗號。
後來才知道,遼兵是一支潰兵,只有區區一千多人。
“虧你還是大宋名士,作為來州知州,危難時刻,棄百姓而逃,你這等行為……實為大宋之恥!”
王霖深吸一口氣:“來人,奪趙明誠的知州之位,命密州知州孫福林暫時兼管來州,命人將此事上奏朝廷,等待朝廷處置。”
王霖其實險些要將趙明誠就地陣法,已正軍紀。
但想起此人無非是膽子小了點,平生也無大過,而且青來六州之地未來需要大量的文官來做事,他反覆斟酌,還是覺得留下趙明誠為好。
再則,趙明誠畢竟是當世名士,他若說殺就殺,也肯定會引起大宋士族的群起詬病。
當然也考慮到還有李清照的因素在。
他不願背上誅殺李清照丈夫的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