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頤浩認為王霖越階提拔過快,文武兼備,不甚妥當。
兼王霖倚功自傲,目無朝廷律法,擅自率軍進駐城中,且近日在東京結黨營私,攀交各路勳貴,圖謀不軌。
呂頤浩建議趙佶除去王霖的太子少師銜,奪去他的軍權,改任青來節度使及海防防禦使。云云。
呂頤浩說得正義凜然,一口一個為江山社稷計,趙佶卻不以為然,照舊練字,根本懶得理會。
王霖是什麼人他很清楚,再說趙佶對王霖還真是有些護短,他自己的門生,豈容別人說三道四。
趙佶由此對呂頤浩心生不滿,覺得此人人品有問題。
不說別的,若不是王霖舉薦,他根本就記不起還有呂頤浩這麼一號人,沒想到這坐穩相位沒幾天,就開始構陷舉薦人了。
進宮面奏沒有結果,第二日的朝會上,呂頤浩竟然再次當眾稟奏,趙佶勃然大怒。
但想起如今多事之秋,還需要呂頤浩這些人執掌朝政,為他分憂,趙佶就忍住氣,拂袖而去。
給呂頤浩鬧了個沒臉。
下朝後,呂頤浩心情煩躁乘車歸府,剛出了皇城宣德門,就撞上了王霖的馬車隊伍。
因為在東京的知名度實在太高,人氣旺盛,王霖最近出府已經不能乘馬或步行了,否則到處都會遇上士子文人包圍索詩求畫。
或求他點評自家詩詞歌賦,以博取聲名。
王霖的這架馬車還是趙佶所賜,在這個年月來說,算是非常奢侈豪華了。而燕青每每擔心他的安危,便親自率軍五十,隨行在側。
而最近張叔夜的兩個兒子張伯奮和張仲熊也拜在王霖門下效命,所以王霖每次出行這兩人也是相隨的,畢竟燕青不熟悉京師情況,還需兩人引路。
其實以王霖如今的爵位、官職、軍權和地位,這完全符合規制。只是呂頤浩心態不對,見對面王霖前呼後擁、豪車駿馬,心中頓起反感。
車道不寬,兩車兩隊人馬對面而來,只有一方暫避一側才能順暢通行,否則就會形成衝撞。
管家呂大伏在車旁壓低聲音道:“大相公,前面王少師的車馬擋路,可否暫避一避?”
呂頤浩素來傲慢,如今佔據高位,又豈肯讓人,他連李綱都能硬扛,何況是王霖。
王霖再炙手可熱,但在他眼裡不過權臣。
而且從二品品階,要低於他這個一品文臣領袖,所以他焉能給王霖讓路。
呂頤浩冷哼一聲,一言不發。
呂大便昂首大呼道:“照舊前行!”
呂頤浩的車馬隨從聲勢浩蕩而來。
這邊,王霖在車上閉目假寐絲毫不覺,突然聽到車外嘈雜聲起,掀簾一看,便見對面呂相公的隨從言辭傲慢,燕青和伏虎軍卒針鋒相對,便當街僵持起來。
其實燕青本待是命人要讓一讓的。
只是街前街後甚多小販、行人,倉促間還未來得及躲避到街邊,呂頤浩的車馬便近乎橫衝直撞地開過來。
簡直豈有此理!
燕青頓大怒,便馬一橫,就攔在了呂家車駕前。
呂大冷著臉大喝道:“你可知這是呂大相公車駕當面?”
燕青何等豪傑,焉能將一個豪門管家放在眼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