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對手?”李智斌愣了一下,旋即好奇問道,“之前我倒是聽說過有幾個做外賣業務的,但基本都是半途而廢,難不成還有別的人要入局?”
“肯定會有的。”徐行看著地圖,腦海裡想到了兩家公司。
一個是目前還把重心放在團購領域的美團,另一個就是國內搜尋領域的老大哥某度。
其中,美團的外賣業務是在今年年底,某度外賣則是在明年五月份。
不過考慮到世界線變動的影響,以及如今群星公司愈發壯大後帶來的蝴蝶效應,徐行也不確定這一世的後續走向會如何。
在這樣的情況下,就相當於是在跟時間賽跑。
“李智斌那邊的任務相對簡單一點,一方面朝周邊地區的大學進一步擴張,另一方面則是針對京都白領市場進行嘗試。”
徐行繼續說道,“這方面你多跟張農溝通,之前推廣的時候,方式方法都很明確了。”
“至於張農這邊,事情會比較多,滬市這邊的白領市場,周邊地區包括杭城和金陵這些二線城市的大學市場。”
“滬市的管理你最好先提拔一個人選上來,大方向上把控好就行。”
“其餘就是組建起西部和南部事業部的框架,這方面你要多注意,可以從這邊帶一批願意去那邊發展的骨幹,更多的員工還是得到當地去招聘。”
“所以後面幾個月,張農你肯定是得全國來回跑的,做好準備吧。”
張農臉色嚴肅的點點頭,已經在腦子裡思考後續要怎麼做了。
“至於推廣方案,你們之前都已經接觸過了。”徐行說道,“線下依舊是以地推團隊的推進為主,配合線上的微訊和熱點新聞,這套組合拳已經比較成熟了。”
在擁有微訊的龐大流量池的情況下,吃了麼外賣想要推廣開來,難度會遠比前世的餓了麼要輕鬆得多。
至於賺錢。
其實對於群星公司和徐行而言,吃了麼外賣的首要目標,從來都不是在當下這個階段能夠提供多少利潤。
畢竟外賣業務想要擴張,燒錢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重點就在於,燒錢之後除了外賣業務本身的市場佔領,徐行還能從中得到些什麼。
第一,就是對微訊使用者的生活繫結,從滴滴打車到吃了麼外賣,以及徐行在京都滬市兩地陸續投資的各種品類的公司,都是在搭建一個全方面囊括使用者生活的生態圈。
一旦使用者習慣了這個生態圈裡各種產品帶來的生活便利,那就很難再去相容另外一個有相同功能的生態圈。
就好比一個用慣了蘋果手機的使用者,因為ios系統和安卓系統的不相容性,就很難讓他放棄ios轉投到安卓。
除非兩個都要。
但這就意味著更多的金錢和時間成本投入,不是對所有人都有效的。
而第二點,就是徐行目前即將展開的另外一個重要事項。
——微訊支付。
類似吃了麼外賣這樣的線上產品,怎麼付錢一直都是一個讓人頭疼的事情。
在最早期的時候外賣還是店家自己安排人送餐,一切都是現金交易,外賣送到後,顧客把錢交給外賣員就行。
但是到了線上後,外賣員不再是店家自己聘請的人,支付方式也從現金轉為網路支付。
眼下吃了麼外賣還在使用銀聯和支付寶的渠道。
但是未來如果還是如此,就等於是脖子被別人掐著。
所以推行自己的網路支付渠道,才是徐行接下來的重中之重。
“大致情況就先這樣吧。”徐行從沙發上起身,隨後說道,“晚點的時候咱們再開個會,我叫上廖沁宇和戴卓山那邊的團隊,具體規劃再詳細的捋一捋,把後續進度都確定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