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期間,閔大的圖書館照常開放,到晚上十點關門。
但七天的國慶假期,不少同學都會選擇回家一趟,或者也是跟同學約好出去玩兒。
能在假期還早起趕來圖書館的人,畢竟還是少數。
相比起往常擁擠的圖書館,今天的座位很空,隔著一兩張桌子才能看到一個人。
顏池醋獨自一個人佔據一張大桌子,左手邊放著自己的膝上型電腦,上面是一些課的電腦作業。
左手邊則是一堆的課本和複習資料,正中間放著正在預習的課本。
大學作業相比高中的題海戰術,在數量上確實要輕鬆不少,只不過有些作業的形式未必會是純粹的做題。
一天時間下來,大部分獨自就可以完成的作業已經全部搞定,剩餘的都是一些團隊作業,顏池醋完成了自己需要做的那部分後,就把精力投入到了複習和預習上來。
為了能早點修滿學分,爭取三年時間就讀完本科去考研,顏池醋這個學期除了原本的課程,還自選了幾門大三才會修學的課。
所以相比其他人而言,在學業上也更繁重一些。
不過對她而言倒是不算特別大的負擔,至少在高中那兩年裡,學習的條件要遠比現在艱苦得多。
雖然很不想去想起那個人,但在過去的一年時間裡,光是在群星的純工資收入,顏池醋就拿到了二十多萬。
要是再算上專案獎金,年終獎,績效獎等各種零零散散的,總收入可能還得翻個番。
這些錢足夠她舒舒服服的讀完本科讀碩士,甚至想繼續深造讀博都沒啥問題。
哪怕再感情上的挫折讓她倍感傷心,但她內心深處還是無法否認那個人對自己的改變與影響。
如果不是徐行的話,她這會兒可能還在一邊讀書,一邊辛苦的做著兼職,以維持自己的求學之路。
想到這裡,顏池醋停下筆,把膝上型電腦放到正中間,翻看一下微博休息片刻。
距離座談會已經過去了半個多月時間,但微博上有關群星集團的熱度依舊不曾消退。
尤其當今天微訊釋出了公眾號功能後,就再次登上了熱搜。
不少人都把這項新功能當做是微訊向qq發起的新挑戰。
官方、企業以及各大團體,都可以申請設立獨屬於自身的公眾號,再由有相關資訊需要的個人進行關注。
這就讓微訊從一個熟人社交的圈子,朝著團體與個人之間的關係網深入拓展開來。
俗話說,人是其社會關係的總和。
一個社交軟體能夠容納一個人的社交關係越多,那這個社交軟體對其的繫結就越是穩固。
就比如一箇中年打工人,因為上司用微訊,所以自己也不得不下載了一個微訊,用來跟同事和上司交流工作。
然後還得加一個公司群,外加幾個私底下的同事私人群,後來發現微訊用的比較多,又拉著家裡人下載了微訊,於是又多了幾個家庭群和親戚群。
如此一來,某中年打工人的關係網就被包圓了。
而隨著公眾號的推出,除了微訊好友和微訊群,他又得在上司的要求下關注公司的公眾號。
可能自己所在的部門公眾號也得關注一個。
然後孩子的學校公眾號得關注吧?
之後就是小區物業之類跟生活相關的公眾號。
等到他習慣之後,可能還會關注一些中年人喜歡的時政類公眾號,或者還有養魚養花和釣魚類的公眾號。
如此一來,人就和微訊徹底繫結在一起了。
微博上面有關分析公眾號作用和圖謀的文章有不少,一個白天下來就有許多個人和媒體對微訊的計劃做出了許多猜測。
顏池醋休息的時候就隨便看幾眼,在看到有人誇讚徐總的言論時,內心總是有一種忍不住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