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呂鵬友已經很自來熟的搖搖頭,徑直走出店門,朝外面露天的座位走去:“沒事,你們忙著吧。”
說著,他又朝簡嘉樹和張農說道:“你倆先點菜,烤串啥的整上,問問老徐啥時候到。”
“問了,還在路上。”
簡嘉樹一邊回應一邊開始挑選烤串。
而張農卻不是很著急,反而走到碳烤架這邊瞅了幾眼,抱著考察的心情朝王觀秀問道:“秀姨,今天生意不錯?”
“是不錯。”王觀秀笑意盎然的點頭,“還不是多虧你們。”
實際上,現在店裡除了呂鵬友他們剛到的這一桌,就還只有另外一桌客人在。
但是李婉婷旁邊的待烤桌上,以及擺了四五份燒烤盤子,這麼多的量,明顯不是另一桌上那兩位客人點的餐食。
再結合另一邊桌子上擺著的外賣盒,就不難知道,這些燒烤都是誰點的了。
在以前的時候,觀秀燒烤店的生意主要就來自於周邊幾所大學的學生和老師。
而且由於大學周邊的燒烤店競爭激烈,觀秀燒烤店的生意並不算特別好,只能說是能保證她們一家三口的生活過的下去。
尤其王觀秀一個人,每天白天要準備食材,晚上要負責燒烤、遞餐和收銀,忙得心力交瘁。
要不是後來李婉婷放棄了學業,回家幫忙一起撐起這個燒烤攤子,一家人的生活恐怕會更加困難。
而且大學周邊的人流量還有一個問題。
一是有周期性,一到寒暑假的時候,人流量就會驟減,但是房租確實實打實的要花出去的成本。
二是口碑積攢更難做,因為大學生大多數四年之後就離開了這塊地方,老顧客做不長久,一直來光顧她們店的,反倒是一些一直在大學工作的老師們。
而就在這樣的情況下,吃了麼外賣出現了。
觀秀燒烤店就是當初最早一批加入吃了麼平臺的商家,也十分順利的吃到了第一波的外賣紅利。
當初最早的時候,小吃街上的其他幾家燒烤店還不太願意入駐,吃了麼平臺上只有觀秀燒烤店一家做燒烤。
以至於在吃了麼上線的第一個月,觀秀燒烤店的外賣訂單,就迅速超過了她們門店的銷售量。
最初一個星期的時候,幾乎晚上九點十點,白天準備了一天的食材就消耗乾淨。
那段時間,李婉婷和王觀秀的手都是抖的。
一方面是白天一直拼命的串烤串,手臂痠痛的厲害,另一方面就是看著賬上的收入嘩嘩的漲,滿心的喜悅和不可置信。
光是十月份一個月的銷售額,就抵得上之前三四個月的量。
這樣的情況,一直到其他燒烤店察覺事情不對勁,也紛紛加入吃了麼平臺後,才稍微有些緩解。
只不過,觀秀燒烤店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燒烤店,成功的培養了一部分鐘愛燒烤顧客的消費習慣。
哪怕後續有新的燒烤店入駐,她們依然能夠賺到遠比以往多的收入。
“互幫互助而已。”張農笑了笑,“當初周圍不少商鋪,還是秀姨你幫我們說服的。”
“那也是你們有本事。”秀姨搖頭失笑,“快去挑吃的吧,一會兒給你們烤魚加急,不耽誤你們時間。”
“有需要就叫我。”旁邊的李婉婷也笑著插話,“不然怠慢了你們,我媽又要埋汰我。”
被李婉婷接了話茬,張農反倒是難得的避開了目光,下意識後退了半步:“嗯,那我去挑烤串。”
【呂鵬友】:徐哥,人呢?烤串都要挑好了,你要吃啥?我們先給你整上?
【徐行】:來了,馬上就到。
路邊,車裡。
徐行坐在副駕駛上,懷裡抱著溫存了許久的顏池醋,拍拍她的屁股笑道:“差不多了吧?你要不要吃燒烤?”
“不用啦,你去就好了。”顏池醋搖搖頭,在他臉上啄了一口,就乖乖的爬回駕駛位上,“我去找圓圓姐玩,一會兒你吃完了再打電話給我好了,我來接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