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附近的人的負面訊息登上微博熱搜後,徐行並沒有第一時間想辦法降熱度,反而看著火越燒越旺。
等到吸量的目的達到以後,就又丟擲阿里收購微訊的訊息。
按照正常人的邏輯來看,稍微陰謀論一下,就是微訊遭到了來自騰信qq的輿論攻擊,迫不得已之下,只好找一個跟騰信同一級別的大腿抱一抱。
現在再開啟微博,【阿里收購微訊】的熱搜已經登上第四,反而是先前有關附近的人的那條熱搜,已經掉到了第19名。
與此同時,就在今天上午,又一條相關熱搜衝到了第9名,標籤是【qq對微訊的背後伏擊】
點進去之後,點贊和轉發量最多的那篇文章,標題赫然寫著【騰信操控輿論,有關qq打壓微訊的手段,以及微訊的無奈抉擇】
其中寫到——【最近這幾天,有關微訊的負面言論熱度非常高,幾乎隨便點開一個社交平臺,都能看到相關的議論】
【但有趣的事情是,就在上個月月末,qq就已經悄然推出了“附近”功能,效果跟微訊的差不多】
【那現在罵著微訊的人,是不是也該跟著罵罵qq?】
【而實際上,我專門去看了一下有關附近的人最初的那篇吐槽文章,下方評論區爆發熱度的時候,上百條各種桉例的有關言論,幾乎都是在12小時內集中出現的】
【這就很有意思了】
【這篇文章的原博主只是一個只有幾百粉絲的普通使用者,為何卻能在短短12小時內獲得如此巨量的流量傾斜和評論抨擊?】
【這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就不多說了,懂的都懂】
【而在這之後,阿里要收購微訊的訊息就傳了出來】
【很顯然,微訊這邊擔心以後總是要受到來自qq使的絆子,與其總是一直捱打,不如找個靠山來的穩妥】
【事實上,這也是目前國內網際網路的困境,bat三家幾乎把控了絕大多數創新的網際網路公司】
【只要你做出成績,總得選擇站隊,否則光是巨頭的輿論就能把你架在火上烤】
【在這樣的情況下,微訊選擇阿里,似乎也是一種無奈中的必然選擇了】
【一旦阿里擁有了微訊,以他的體量對微訊進行引流和發展,微訊未必不能真的與qq分庭抗禮,瓜分到獨屬於騰信的即時通訊社交軟體市場】
【……】
這篇文章長篇大論,觀點其實完全經不起推敲,通篇都是陰謀論和輸出情緒,但就是輕而易舉的獲得了大量網友的點贊和支援。
這樣的猜測符不符合邏輯並不重要,關鍵在於符不符合網友們對網際網路資本的認識。
只要順著他們內心所認為的樣子去描繪一件事兒,就能輕而易舉的顛倒黑白,將輿論扭轉。
這下子,原本討伐微訊的聲音漸漸弱了下去。
反倒是痛罵資本和對微訊未來去向的無奈逐漸佔據了主流的聲音。
別看現在群星公司富得流油,在網友們的眼中,這家公司還只是個剛成立每半年的新興公司。
雖說手底下的幾款手遊都挺火的,但畢竟都是手遊,大家此時的認知裡,還並不覺得手遊能賺多少錢。
尤其還都是免費遊戲,真正需要充值花錢買的東西,都是一些不影響遊戲平衡的面板。
這能賺什麼錢?
所以在不少人看來,以微訊為代表的群星公司,一下子就成為了巨頭資本之間博弈的犧牲品,被阿里和騰信兩邊玩弄於股掌之中。
最後也免不了被迫加入其中一方的結局。
如此一來,微訊在短短几天時間內,莫名其妙的就從一個有害軟體搖身一變,變成了可憐兮兮的受害者一方。
但是在背後操控和完成這一切的徐行,在聽到廖沁宇彙報上來的事兒後,臉色還是不由得稍微有些錯愕。
“徐總,騰信那邊發來郵件。”廖沁宇自己的臉色也頗為古怪和有趣,失笑道,“嗯,郵件內容很簡單,跟阿里那邊一樣,也是希望能收購微訊的邀約。”
徐行聽到這個訊息,臉色錯愕了一瞬,旋即就變得玩味起來:“還真是他們的風格。”
“那徐總,我們要怎麼回覆?”
“還能怎麼回覆?”徐行呵呵笑起來,“人家好心來談判,那就談唄。”
82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