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一個社交通訊軟體而言,使用者量當然是重中之重。
但是軟體的使用率以及聊天頻率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只有把使用者使用軟體進行聊天的習慣給培養起來,微訊才能逐步佔用使用者心智,將大家在網上的社交關係從QQ遷移到微訊上來。
這也是為什麼徐行在微訊積攢了一定的使用者數量後,就急著推進聊天功能的原因。
因為一旦微訊作為遊戲中心的印象深入人心之後,它就再也不可能作為一款社交軟體去推廣並讓人使用了。
這就像是阿里的桃寶和支付通,都試過依靠自身龐大的使用者數量做社交。
但是桃寶的電商屬性和支付通的支付屬性已經深入人心,雖然使用者量龐大,但根本沒法跟已經佔據了網路社交鏈的QQ相比。
無法讓使用者培養起在軟體上聊天的習慣,社交軟體也就無從說起。
從一開始,哪怕作為遊戲中心,徐行都沒有放過讓使用者產生聊天習慣的機會。
比如最初的時候,使用者玩水果刺客和秘境逃亡,只要分享一次遊戲,就能獲得免費的復活幣。
而一旦跟朋友分享,就相當於產生了一次互動。
如果朋友也正好在玩,或許兩人就有機會直接在微訊上產生聊天內容。
當然,光是這一點也不夠。
所以後續推出附近的人後,為了避免單純的約*行為,微訊也同樣推出了遊戲的雙人模式邀請互動,透過遊戲社交的方式帶動微訊社交。
而隨著搖一搖和漂流瓶的推出,微訊的使用者推廣矩陣也就正式成型了。
第一步,通訊錄好友截獲了第一批使用者好友,將使用者最親密的親戚朋友拉入局中。
第二步,附近的人進一步拓寬社交面,讓使用者能跟和自己距離不遠的同城陌生使用者建立互動。
第三步,就是搖一搖和漂流瓶,前者主要針對不同城的距離較遠的使用者之間的互動,後者則是豐富匿名隱私性的社交方式。
如此一來,從個人關係上來說,微訊已經完成了使用者在社會上各個層面上的社交關係覆蓋。
一旦這個網徹底成型,那後續的使用者就將變成蛛網上被束縛的獵物,哪怕再想逃脫,也會被自身的社交關係網糾纏住,不得不去使用微訊。
“徐總,阿里那邊怎麼說?已經談了有半個月了。”
“阿里那邊先吊著,繼續談,不要急。”徐行摸著下巴思索道,“這是個不錯的炸彈,得找準時機再扔。”
【撲街日記】:不好意思,看比賽忘記上傳了
【友情py】:《我可是正派劍仙》——
蘇明,《大道》骨灰級代練,一場宿醉醒來後居然穿越到了《大道》遊戲當中,成了一個三流旁門的中的NPC長老。
面對即將到來的玩家大軍,想要在這個世界更好的活下去,他需要用盡全力變強。
作為NPC,正常NPC對玩家功能一應俱全,不對,我怎麼還有玩家面板?……釋出任務?好感度調節?傳授技能?出售法寶飛劍?
御劍飛行,出入青冥。崑崙、峨眉、青城、魔教、玄陰教、血魔宗、天火宗,五臺派,三教九流爭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