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訊透過熱搜的方式出圈,徐行之前雖然想到過,但沒想到會來得這麼快。
這一方面是因為市場上有嗅覺的人確實不少,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微訊的迭代速度太快,使用者量漲幅太過驚人,以至於不知不覺已經成長起來,太容易引起別人的注意。
正常來說,一週一迭代的更新速度其實是很不正常的。
除非前期有很長的時間籌備,做了充分的版本更新規劃,提前就把幾個版本要更新的功能都做出來,到了時間就更新。
否則很難做到像微訊這樣的版本迭代速度。
但微訊這邊不一樣。
因為有徐行這個重生者存在。
徐行雖然本身的技術水平只能說是正常,但他最特殊的地方就在於,他是一個懂技術且腦子裡有完整的產品成品的老闆。
在這樣的基礎上,微訊的每一次版本更新,都不需要考慮各種新功能的測試與篩選,不用去思考到底應該上線哪些功能,也不用做了一半新功能又被否決,轉頭再做另一個新功能。
別人做產品都是彎彎繞繞的曲線,要經歷各種會議的商討,資料的對比,功能的應用,還要面對各種碰壁和細節上的問題。
但是在徐行這裡,在這兒,終點在哪兒,他只需要畫一條直線,直達終點即可。
這在效率上簡直暴打其他產品。
如果不是這樣的優勢,微訊也不可能在上線短短一個月內,就連續迭代三次,每一次都是十分重磅的新功能。
不過。
就在徐行面對微訊的高速增長,等待著其他大公司推出的社交軟體對微訊進行圍追堵截之前。
距離微訊剛登上熱搜沒過去幾天,秘書彭宇軒就再次報告了一件事兒。
「徐總,公司郵箱剛收到一封郵件,是二次元番劇網站,愛站那邊發來的。」彭宇軒將郵件傳送到徐行的個人郵箱,隨後起身來到他的辦公桌前說道,「已經發到您郵箱,大致內容是說想要收購嗶站,具體還請您親自過目。」
「收購嗶站?」徐行愣了愣,沒搞懂這是什麼操作。
愛站目前的實際掌控者,是來自邊封網路的程少傑。
早在兩三年前,愛站原本的創始人因為自身學業和管理愛站之間的精力衝突問題,選擇400萬元將愛站出售給了程少傑。
而就在上個月國慶期間,嗶站的創始人許逸,曾前往京都尋求投資,未果後,正好被程少傑找上門。
那會兒程少傑就提出收購嗶站,兩人之間談妥了200萬的價格,原本都已經要成交了。
但是因為程少傑的助理對二次元的不尊重,導致許逸一氣之下拒絕了這筆收購。
結果被徐行給順利截胡,以200萬的價格收購了95%的嗶站股份,成為嗶站的實際控制人。
如今嗶站依舊還是由許逸在負責管理和運營,徐行只是暫時燒錢養著,每個月十幾萬的成本支出,對於現在的群星公司而言並不算什麼事兒。
如今群星公司的版圖已經慢慢變得十分龐大。
以遊戲業務為核心的現金流支撐著公司的整體運轉資金,以微訊的社交業務為核心,搭建屬於群星公司的流量池入口,則是徐行主要把持的核心產品。
這兩個點互相作用,屬於群星公司最重要的兩項業務,也是徐行花費精力最多的地方。
而在這之外,其餘的專案都處於放養階段。
吃了麼外賣這邊,徐行只是偶爾提出一些大方向上面的意見,實際執行都是交給三位室友在管。
熱點新聞那邊已經開了頭,由戴卓山負責推進,目前依舊處於完善演算法的階段,儘管徐行很清楚這種推薦演算法的具體效果,但是實際上的演算法技術,還需要戴卓山帶著團隊一步步研發,不是這麼容易的事情。
除此之外,遠在京都的那些投資,徐行更是沒怎麼管過。
除了讓龔奧跟那邊幾家雲端計算和大資料的公司對接了一下業務,給公司內部設計了一套系統之外,徐行這個外行就沒怎麼去插手。
滴滴打車那邊,戴卓山負責給陳維製作了一款打車軟體後,陳維已經開始在京都攻城略地,正在和搖搖叫車對壘。
徐行別的沒做什麼,畢竟這種涉及地推的推廣營銷並不是他的強項,他唯一的動作就是將微訊和滴滴打車的使用者賬號進行的互通。
在京都的微訊使用者,就能直接登入滴滴打車,享受打車服務。
同樣的,吃了麼外賣平臺以及嗶站等網站,使用者賬號也都可以直接繫結微訊,實現一個賬號互通多個軟體,不用再額外註冊。
但是和吃了麼以及滴滴打車一樣,徐行對於嗶站同樣是放養政策。
雖說他對於嗶站在後世的一些發展規劃有所瞭解,但是在具體的運營上,肯定不算是什麼好手。
徐行的想法很簡單,專業的事兒就得交給專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