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人和馬刺之所以培養出了兩種不同型別的中鋒,也正是因為兩隊的體系截然不同。
波波維奇是一個喜歡“團隊籃球”的人,在他的隊伍當中,無論這個球員再大牌亦或者是個人能力再怎麼強大,他都不會讓這一個球員擁有過於多的出手機會。
因為那樣的話就不夠團隊
但是湖人的哈里斯教練不一樣,他會給奧尼爾絕對的核心地位,讓奧尼爾擁有球隊當中最多的出手權,將奧尼爾提拔到球隊第一終結點的位置。
只要是奧尼爾有機會出手,或者奧尼爾自己主動要球,傑利隆斯教練就會要求隊友給奧尼爾做球,不論奧尼爾的機會是不是合適,不論其他球員是不是有空位,擁有更好的出手機會。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執教理念,才導致奧尼爾和鄧肯這兩個球員發展路線變得截然不同。
當然了,這和球員的個人性格也有著很大的關係。
如果當年OK時期,和科比組隊配合的人是鄧肯而不是奧尼爾的話,那麼也許這兩個人能夠統治聯盟十年。
00年01年,恐怕沒有任何一支球隊能夠和那樣的湖人相抗衡,除非別的巨星抱團。
而鄧肯的性格,也註定不會和科比產生不可調和的衝突,這一對21世紀的雙子星,也許能夠創造聯盟神話。
只不過這一切終究只是存在於想象當中。
正當武道在球場邊胡思亂想的時候,球場之中的馬刺和湖人雙方也是有了幾個回合的交手。
費舍爾的目的很明確,他就是想要讓外線球員先開啟局面,用這樣的方法讓奧尼爾方面的壓力能夠稍微小一點。
但可惜的是,今天的這一場G7,湖人的這些外線球員手感都不怎麼樣。
在接連嘗試了兩次三分球的投射之後,埃迪瓊斯也是選擇拉近和籃筐之間的距離,頻頻在中距離投籃出手。
明明馬刺給到埃迪瓊斯的干擾並不是很強,但是埃迪瓊斯的這些跳投命中率卻依舊是非常低下。
較低的得分效率也是使得湖人在進攻端表現的有些拉胯。
而馬刺方面,他們在面對湖人的防守時表現的也有些掙扎。
馬刺為了應對奧尼爾的個人能力,使用了三內線的打法,這使得他們的內線空間變得異常的擁擠。
鄧肯雖然在進攻的時候選擇在高處落位,是除了開場時有過出色的低效區得分表現之外,鄧肯此後的幾攻都沒有在低效區出手,而是選擇了強突籃下進行進攻嘗試。
而這個時候擁擠的內線也對鄧肯的突進造成了巨大的影響。
湖人方面想要防守,他們的進攻只需要往內線堆人就可以了,應對起來很是從容。
而且馬刺其他的外線球員個人能力實在是不行,他們並不具備一對一單突湖人球員的能力,在進攻端時這些球員表現的都非常的掙扎。
隨著比賽的進行,馬刺和湖人對抗時的身體動作都漸漸變大。
對抗加強也是使得兩隊本就不高的得分效率變得更低了。
第一節的比賽一場球下來,看臺上面的球迷們看到的最多的就是奧尼爾和大衛羅賓遜、鄧肯等人的內線肉搏搶板
一場籃球比賽被馬刺和湖人兩隊硬生生的打成了肉搏賽。
21:19。
隨著第一節比賽結束的哨聲響起,兩隊的分數也暫時定格在了21:19,馬刺以兩分的領先優勢比賽拖至第二節。
看臺上面,湖人的球迷們對奧尼爾那些隊友的表現異常的失望。而隨著湖人球員相繼回到了替補席,一直坐在板凳上面的科比臉上露出了躍躍欲試的神情。
年輕的科比看著場邊的計分板,意識到,自己出頭的機會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