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利羅伯茨和切洛基·帕克斯這兩個內線球員和加內特還有華萊士這兩個內線不一樣。
如今森林狼在場上的這兩名內線,腳步移動速度其實並沒有華萊士和加內特那兩人快。為了照顧這兩個球員的移動速度,馬布裡也是不得不控制自己的行進速度。
有武道和湯姆兩人的存在,馬布裡當然可以提速,用狂暴的進攻來打壓爵士計程車氣。但是這樣一來,斯坦利羅伯茨和切洛基帕克斯兩人將會被排除在球隊的進攻體系之外。
快節奏的幾輪攻防之後,這兩人恐怕就要掉隊,無心積極跑動。
長遠來看,這並不是一件好事。
馬布裡很清楚想要贏得這一場球的勝利,就需要每一個位置上面的球員都能夠發揮出自己應有的作用。
也只有將所有的球員團結在一起,朝著同一個目標一同奮進,他們森林狼才有可能越過爵士這一道坎。
馬布裡早就不是那一種菜鳥控衛,他雖然對自己隊伍的實力充滿了自信,但是他也知道籃球很難靠著一個人或者是兩個人贏得比賽。
馬布裡持球壓在了森林狼整支隊伍的最後方,直到所有的球員行進到爵士半場落位之後,他才悠悠然帶著球靠近了弧頂。
連續的胯下運球之後,馬布裡驟然節奏一改,一個突進,身體隨即靠在了斯托克頓的身上。
兩人身體接觸的一瞬間,斯托克頓的手肘就是不自覺的頂在了馬布裡的腰身上,劇烈的疼痛直接是將準備提速的馬布裡生生遏制了下來。
用腰腹位置的皮肉去對抗斯托克頓的手肘,吃虧的必然是主動發力的馬布裡。
在面對斯托克頓這個球員的時候,馬布裡雖然更年輕,速度更快,爆發力更強,但是他卻沒有能夠將自己的能力徹徹底底的發揮出來。
不是因為別的什麼原因,正是因為斯托克頓這一手“好肘”。
突破當中的馬布裡突然身子一停,手中的籃球迅速朝著側後方傳去,原本在側翼的武道早在馬布裡展開突破的一瞬間就快速朝著弧頂方向行進。
在馬布裡傳球出手的同時,武道已然是來到了弧頂位置,順利的將球接在了手中。
布萊恩拉塞爾的撲防緊接而至,武道左手落球順著行進方向突了一步,而後迅速背運,急停回身。
僅僅只是一眨眼的功夫,武道就和追擊而來的布萊恩拉塞爾兩人拉開了將近兩米左右的身位。
回落弧頂的武道順利打出了空位,身子稍作調整,而後緊貼著三分線跳投出手。
布萊恩拉塞爾雖然極力回撲防守,但是兩人身位實在是有些遠,再加上武道身高,臂展,彈跳都遠優於他,面對武道的投射,布萊恩拉塞爾根本就一點辦法都沒有。
籃球從眾人的頭頂飛躍而過,穩穩的落入了籃網當中,發出了一聲清脆的唰網聲。
進球之後的武道手指舉天,臉上滿是自信的笑容。
“加油,你差一點就防住我了。”
面對努力防守的布萊恩拉塞爾,武道也是毫不吝嗇,朝著布萊恩拉塞爾鼓勵道。
只不過他的好意卻並沒有被布萊恩拉塞爾所接受。
在聽到武道這話之後,布萊恩拉塞爾那一張黑臉上更顯陰沉,臉色變得更黑了。
森林狼和爵士的這一場球隨著比賽的進行漸漸進入到了白熱化階段。
雖然說森林狼方面缺失了加內特和本華萊士這兩員大將,但是得益於武道的出色表現,他們在進攻端依舊是保持了強有力的得分效率。
比賽初節,武道掌控了森林狼近乎70%的進攻球權,或突或投,用個人能力撕裂了爵士的防守,將和他對位的布萊恩拉塞爾整個人都打自閉。
只是爵士方面也是發現了森林狼這一支隊伍當中的防守漏洞。
針對著內線腳步移動較為緩慢的斯坦利羅伯茨和切洛基帕克斯兩人,圍繞著亞當基費這個點,不停的打高位擋拆。
這使得斯坦利羅伯茨成為了爵士進攻的靶子,對方頻頻在斯坦利羅伯茨的身上得分。
亞當基費其實是一個小前鋒,雖然在進攻籃板球的爭奪和護筐方面和傳統意義上的大前鋒、中鋒完全沒有辦法相提並論,但是在進攻端,他也有著自己的優勢。
亞當基費的身材相對於其他的四號位而言顯得有些消瘦,但是這樣的身材也是讓他具備了相當出眾的位移能力,在斯坦利羅伯茨的防守下,亞當基費能夠利用自己的速度頻繁內外調動對手。
而且和卡爾馬龍相同的是,亞當基費也有著一手出色的投射能力。
他攻擊籃筐時的衝擊力雖然遠不如馬龍,但是也足以讓切洛基帕克斯這樣的白人中鋒吃癟。
要命的是,亞當基費曾經一度被鹽湖城的球迷們親切的稱為小伯德,這稱號雖然是沿用了他大學時期的稱號,但是能夠在進入NBA之後依舊被球迷們所認可,可見他的球風特點和個人能力。
面對亞當基費的時候,森林狼的一眾球員根本不敢輕易的上去包夾。
因而在進攻端,爵士打的也是異常的順利,這種進攻的順暢程度甚至遠比此前馬龍在的那幾場比賽還要順暢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