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比的態度和實力得到了邁克爾喬丹的認可,面對科比,喬丹也是拿出了自己最好的狀態。
科比很年輕,面對喬丹這樣的對手時,求勝心也是異常的強烈,即使這是全明星賽場,科比在防守喬丹的時候一樣很敢做動作,防守的強度相當大。
面對科比這種稍稍有些超出“規範”的防守動作,喬丹也沒有朝著裁判攤手,哪怕是連一句廢話也不曾有。
甚至,科比那強硬的防守讓喬丹興奮了起來,這才是他所熟悉的NBA賽場,這才是凡人們面對他時應該有的態度!
東部的進攻輪次。
喬丹高舉球左右虛晃,科比一手高舉,干擾著持球的喬丹,同時身體緊緊的貼在了喬丹的身上,腳下小碎步不斷,不停的跟隨著喬丹身體晃動而變換著自身的位置。
防守態度相當出眾。
科比帶給喬丹的防守壓力不小,在科比的逼迫下,喬丹在身後落球,同時步子也是飛速向後一撤拉開了些許空隙。看到喬丹的動作,科比正準備挺身上前呢,喬丹在此刻悍然加速,身體狠狠頂在了科比的身上。
喬丹的突破動作,多多少少有一些帶球撞人的嫌疑,護球手並沒有很貼密的夾在自己的身側。不過裁判對喬丹的突破動作也沒有要響哨的意思,吹罰尺度這種東西,是相對的。
如果對科比的防守動作吹的寬鬆,那麼反過來對喬丹的突破動作吹的也會寬鬆一點,對抗強度對等,才是所謂的公平。
在全明星賽這種場合,裁判基本不會有很明顯的偏向。
科比的身子被喬丹的力量頂退了一步,喬丹起速,身子快速從科比身旁越過,行進到了中距離之後他看到了快速協防上來的加內特,沒有絲毫的遲疑,喬丹在行進中飛速拔起,在短暫的滯空之中,一個拉桿躲開了加內特的封阻,等身體在加內特的身前滑翔而過的下一瞬,抬手將球投出。
籃球側面擦板,回彈入了籃筐當中。
“譁——”喬丹高難度的空中滑翔拉桿投籃瞬間就引爆了看臺上的球迷,歡呼聲湧入球場。
這種依靠著強悍的滯空打出來的高難度進球,幾乎是貫穿了喬丹職業生涯的每一場比賽。
這種“猶猶豫豫”的進攻方式,也算得上是喬丹的標誌之一。
球迷們看到喬丹這樣進球,他們就知道喬丹認真了,而且正在快速進入狀態。
類似這樣的球,科比和加內特不管是在電視上還是在和公牛的比賽中,都已經不知道看了多少次了,但是讓人懊惱的是,不管看過多少次,他們都沒有辦法阻止喬丹得分。
“不愧是歷史第一人,不管看多少次,都會被他的華麗的球技所吸引。”
“無論是滯空還是拉桿,都不是什麼困難的技術動作,滑翔拉桿投射這種事情,我也能夠做得到。”
“但是做起來的感覺,並不像他這樣自然。”
“邁克爾做這種動作,看起來就像是吃飯喝水一樣簡單,有一種莫名的鬆弛感,從容感。”
“這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球場邊,看到喬丹的進球,武道也不禁為之感慨,喬丹的技術動作,他基本都能夠復刻出來,但是復刻是一方面,這並不代表在某些技術動作上他和喬丹達到了同樣水平。
就像是cross一樣,普通球迷的cross,能夠和艾弗森相比較嗎?
很明顯,是不行的。
武道的得分能力非常強,攻堅這方面,他自認為不會輸給任何人。但是他打球的風格和喬丹還是有著明顯區別的,他追求的,是高效。
喬丹則不一樣,他打球,純粹就是將籃球這一項技藝修煉到了最高水準,當那些技藝日益完美,高效自然而然就成為了“修煉技藝”這件事情的衍生品。
喬丹的出發點和武道是不同的,這也導致了他們兩人在技術發展方面的一些區別。
在初中還有高中早期階段的時候,武道在進攻的時候往往會銜接有大量的腳步動作和假動作虛晃動作。
但是隨著他的身體天賦逐漸展露,他的能力和同齡人也迅速拉開了差距,他的球風球路就越來越簡潔,技術全能的他,打球其實比初高中的時候要“樸素”很多了。
現在坐在場邊看著場上的喬丹、科比打球,武道的心中,又有了一些不一樣的感受。
“有些技術,還是要撿起來的。”
武道心中暗想,抬眼看向了球場。
此時球場之中攻守交替,科比在側翼接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