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運動戰當中,體重這玩意兒就是十斤一個檔次了。
球員持球突破的時候再配合他的體重,衝擊力和背打完全是兩個概念,同樣是十斤的體重,在背打的時候就是十斤的威力,但是一旦衝起來,這個十斤的體重能夠發揮出三四十斤的力量。
正因為如此,在阿攤和科比生涯重貼期的時候,他們兩個人的對位就很有意思。
詹姆斯背打科比,根本打不動,但是詹姆斯要是衝起來,科比卻也擋不住。科比防守“姆斯”的方法也很簡單,就是貼身卡“姆斯”,不讓詹姆斯有長距離的助跑加速,讓他的身體優勢發揮不出來。
姆斯的面筐技術很菜,因此你可以看到詹姆斯在一對一對位科比的時候打的很吃力。
湯姆和埃迪·瓊斯的對位,其實就有些像科比和詹姆斯的對位,只不過湯姆的面筐技術還不錯,而且他和詹姆斯不一樣,湯姆有一手不錯的中距離。
球迷們很容易就會被詹姆斯的生涯命中率所迷惑,覺得詹姆斯有投射能力,其實現實並不是,詹姆斯的投射能力很弱,生涯罰球命中率都只有70%+的人,你指望他能夠有什麼投射能力?
詹姆斯生涯命中率高,僅僅是因為籃下終結數量多,拉高了平均資料而已,他的中距離只有30%出頭的命中率。
湯姆順利得分,森林狼的替補席依舊是給予了熱烈的歡呼。
湯姆心態調整之後,他在球場上面打的自如了很多,輕鬆了很多。
卸去了不必要的包袱和壓力之後,湯姆突然感覺輔助進攻的活兒是那麼讓人舒暢。
球場當中攻守交替,湖人這一輪次的進攻沒有再讓奧尼爾終結。
或者說不是不讓奧尼爾終結,而是沒有機會將球給到奧尼爾。
武道的站位很刁鑽,他幾乎就是徹底放掉了裡克·福克斯,在站位的時候就壓近了奧尼爾,根本就不給奧尼爾接球的機會。
尼克·範埃克塞爾在弧頂位置控了一會兒球之後,選擇將球給到了側面的埃迪·瓊斯,後者拿到了籃球之後立刻加速突破。
埃迪·瓊斯很強,雖然被球迷們戲稱為“巨星引路人”(科比和韋德都給他打過替補),但是他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埃迪·瓊斯的技術很全面,身體素質也很爆炸,持球攻的時候運球的節奏也很快,攻筐能力完全不輸巔峰期的科比。
其實埃迪·瓊斯在科比進入巔峰期之後,也一度被球迷們稱為“散裝科比”。
雖然這個稱謂對於埃迪·瓊斯這個比科比更早進入聯盟的人來說有一些侮辱性質,但是這樣的外號何嘗不是告訴別人,埃迪·瓊斯在進攻端某一方面能力的強悍。
一個加速,埃迪·瓊斯直接就和湯姆拉開了一些身位,當湯姆追擊上來的時候,埃迪·瓊斯直接並腳一個強突,狠狠頂了一下湯姆之後單手抓球在近筐點拋頭出手。
籃球從側面朝著籃筐飛去,擦在了籃板上面落入了籃網當中。
隨著場中的隊員進球,湖人的看臺上面也是響起了陣陣歡呼,觀眾們的聲浪湧入了球場當中。
球場邊,科比全神貫注的看著場中的比賽,看到埃迪·瓊斯進球,嘴巴一抿,發出了“嘖”的一聲。
埃迪·瓊斯是94年的首輪10號秀,而且他是大學生球員,不但比科比早兩年進入聯盟,年紀也是比科比大了7歲。
對於這個同位置的前輩,科比一直都是不服的,他覺得自己在技術上並不輸給埃迪·瓊斯,雖然現如今他的身體比埃迪·瓊斯稍稍弱了一些,但是科比相信,這一點點的身體差距,完全能夠用技術彌補。
只是球隊的教練並不認可科比的能力。
去年的時候,初入聯盟的科比場均上場時間只有15分鐘,在那有限的上場時間裡面,科比也能夠交出場均7.6分的得分資料。
埃迪·瓊斯場均上場時間有30+,但是場均得分也“只有”17分左右而已。
科比私下和埃迪·瓊斯單挑過,兩人互有輸贏,因而對埃迪·瓊斯,科比從來都是不服的。
科比在場下看比賽的時候,時常會將自己代入到埃迪·瓊斯的角色當中去,每當埃迪·瓊斯進球,科比都會在心裡暗暗模擬,模擬那個球如果是他處理,是不是也能夠打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