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杜克大學的武道直接回了學校,至於說之前北卡球探給他的那個名片,武道已經忽略不計了。
在杜克大學,武道已經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能力,並且也找到了自己的提升方向,那就是協防和卡位,剩下的時間,他打算在夯實自己原有技能的同時,發展這兩項能力。
北卡的試訓?
再說吧,反正還只有高二,不著急。
回學校之後,史密斯教練詢問起了武道的試訓感受,面對教練的詢問,武道只是說了自己下賽季想走鋒線搖擺人的人的路線,請求教練為自己設計戰術。
聽到這話的史密斯教練,摸了摸下巴看了武道幾眼,也就沒有多問。
不過次日的時候,球隊就開始演練起了新的戰術。
原本武道的接球點習慣於在三分線外。
而一旦武道打算要在大前鋒和小前鋒這兩個位置上面搖擺起來,給武道創造進入內線機會的無球擋拆,就變得很重要了。
對於武道的技術特點,史密斯教練需要制定相應的戰術,讓武道得到在低位舒服的接到球。
同時在武道低位接球的時候,也需要隊友讓開內線的進攻空間,同時給予一些外線投射點的支援掩護。
一個球員想要在球場上面打出名頭,配套戰術是必不可少的。
史密斯教練是一個傳統學院派教練,但是並不是一個迂腐的教練。而且武道要想在內外線搖擺起來,團隊的配合是不可以少的。
武道的請求,也是滿足了史密斯教練“執教”的快感。
皇牌球員要是無所不能了,教練席上面為什麼不栓條狗?
讓武道進入低位接球的戰術其實說複雜也複雜,要說簡單的話,也簡單,兩個字“擋拆”。
擋拆這玩意兒雖然只有兩個字,但是能夠衍生出來的戰術實在是太多了。
史密斯教練就只是讓內線的大前鋒提位做無球掩護,讓武道穿插內線,同時讓後衛傳球給穿插的武道,就這麼簡單。
在這基礎上,掩護的人可以是中鋒,可以是大前鋒。
而武道穿插內線之後,後衛可以選擇第一時間傳球,也可以等武道穿過內線,繞到另外一側再傳。與此同時,其他的球員還可以穿插跑空。
核心很簡單,但是到了球場上面,跑位卻是有些複雜了。
在這個戰術基礎上,球隊的訓練還增加了三角進攻的演練。這個三角進攻戰術是武道私下裡找到史密斯教練和教練提的,為的就是增加自己的持球比重,同時發揮自身的技術特點。
三月的初的時候。
喬丹正式復出,月底的時候,也就在前兩天,3.28號的時候,喬丹在和尼克斯的比賽當中當著真大猩猩的面,狂砍了55分,率領公牛以113:111險勝。
喬丹的出現,也是讓武道想起了三角進攻,以此鞏固自己在橡樹山的核心地位。
三角進攻說複雜也複雜,說簡單也簡單,史密斯教練在和武道討論了兩天之後,基本理解,同時做出了一些安排。
高中生戰術理解能力沒有那麼的強,但是沒有關係,他們只需要知道該怎麼跑位,然後懂得把那該死的球給到武道就可以了。
其他的,當球員們在場上接到了籃球的時候,自然就知道該怎麼做了。
演練的一段一段時間之後,橡樹山的三角進攻也是有了初步的“樣子”。雖然是樣子貨,但是對於武道來說,這就足夠了。
6月,武道的高二正式結束,學校也是開始放假。
不過橡樹山高中籃球隊的訓練卻依舊在進行,只不過,假期的訓練,球隊少了好幾個球員。
而武道,也是在6月中旬的這一天,來到了在休賽期舉辦的ABCD訓練營。
入營之後,武道也是領取到了自己的號碼。
17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