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皇城司張提舉送來的訊息。”富貴遞上一封信封,王立冬拆開後,仔細看了遍,正是不久前,大慶宮內皇帝和張茂澤的對話記錄。
結尾處,這廝提了個小要求,想要參股‘四海錢莊’。
王立冬馬上提筆寫了封回信。參股沒問題,等錢莊發展到了一定規模,會和棉布商社一樣,有興趣的盟友都可以入股。
邕王的八卦讓京師百姓們,嗨畢了大半個月,熱度才漸漸消退。王立冬旗下的小報,趁機大撈了一筆。
每天炮製邕王夜戰的各種同人文,小報的銷量像是火箭發射般,次月初,王立冬拿到財務報表,盈利1567貫,比往常整整翻了三番。
可惜這種事情一年也遇不上一次。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
轉眼間,就到了春闈會試的日子。
這次會試的考試地點依舊在京師貢院,不過這次的時間要比鄉試和府試多上幾天。
連考三場,每場考三天,加起來共九天,三場的考題與鄉試一樣,四書文、五言八韻詩、五經文以及策問。
天還沒亮,王立冬就被齊母押著上了馬車,離貢院大門兩百米處時,車子停了下來。車伕彙報,大街上堵滿了應考計程車子。
王立冬拉開窗簾,透過車窗往外瞧了瞧,烏泱泱的全是提著燈籠的考生,一眼看不到盡頭。
這人數可比鄉試府試多出了好幾倍,雖然有大批的衙役和兵丁維持次序,還是有些亂哄哄的。
由於大宋官員的待遇實在好,地位,美女,鈔票,一樣都不少,所以吸引了無數想要跨越階層的學子皓首窮經。
三年一次的春闈,平均都會有超過1.2萬名的舉子,從全國各地擠到京師,人數比唐朝時期整整翻了五六倍不止。
“母親,我們還是等人少了再下吧,這麼多人,下去了也得排上一兩個時辰。”
平寧郡主也看到了外面的場景,點點頭,讓車伕把馬車往後倒了五六十米,停在了一處比較安靜的地方。
王立冬在齊母的眼神逼視下,無奈的拿出一本中庸。
看了有大半本,天色都亮了,看了下貢院門口的情況,已經少了一大半人。
齊母道,“衡兒,可以進場了。”
“再等會兒吧,”王立冬道,“反正離開考還有大半個時辰,等再少點,我就排隊去。”
齊母看了眼兒子,也沒再說什麼。
“公爺,娘娘,公子,盛府的馬車到了。”車外響起富貴的聲音。
“父親,母親。”王立冬放下中庸,“我下去看看。”
平寧郡主哼聲道,“一起下吧,好歹也是親戚。否則失了禮數。”
“主君,大娘子,前面不遠停著齊國公府的馬車,”盛府官家來福出聲提醒道,“郡主娘娘,齊國公和小公爺都在。”
王氏忙撩開窗簾,見到二十米開外站著齊衡一家子,忙道,“來福,停車。”說著忙整理了一番妝容,再幫盛紘整理下衣裝。
瞥了眼急吼吼的娘子,盛紘不滿道,“著什麼急!”
王氏道,“郡主娘娘都在車外等著,這麼冷的天,別讓人家久等了。”
“齊衡見過姨媽,見過姨父,”王立冬見到盛紘和王氏下車,忙走上前對著未來丈母孃和老丈人行了一禮。
盛紘沒了昔日的大笑臉,只是微笑著點頭回應了一聲。
矜持了!
王氏上前拉住王立冬手,卻看越是喜歡,笑道,“小公爺不用那麼客氣的。”
王立冬笑道,“姨媽叫我衡哥兒就成。”
“好好!以後就叫你衡哥兒。”王氏高興地的嘴角都快咧到後腦勺了。
盛紘見自家娘子拉著王立冬說個沒完,剛才還說別凍著平寧郡主,這一下車就甩腦後了,瞄了眼等在一旁的郡主和齊國公,立即上前悄悄拉了拉,王氏不捨的鬆開了手。
王立冬撥出一口氣,自己這位未來丈母孃實在太熱情了,有點招架不住的趕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