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老師,請稍等。”江華喊道:“咱們可以聊一聊嗎?”
張老師看看江華,笑著說:“你們不是本地人,甚至甚至都不是滇南人,來麗江做什麼?旅遊嗎?”
“你怎麼知道我們不是滇南人?”
張老師笑著說:“你們的普通話甚至沒有一點滇南口音。”
鍾躍民笑著說道:“沒錯,我們是從京城來的。”
“京城好地方啊。當年我支援邊疆之前,曾經在京城中轉過。”
就這一句話,讓眾人肅然起敬。
張老師笑著說:“我是東北人,七四年隨姐姐就來到這裡支援建設了,到現在已經二十五年了。”
“二十五年不容易啊,人的一生能有多少個二十五年?”江華敬佩的說:“剛才聽您的話語,您好像是老師。”
“是啊,當了十多年老師了。”
有個小女孩站出來說道:“張老師你好,我們是京城的一家慈善組織,這次來主要是考察西南地區的教育情況。”
“做慈善啊,好事兒。”張老師笑著說:“西南地區的教育實在太落後了,需要得到進一步的支援。”
“所以我們想跟你聊一聊。”江華對那個女孩說道:“小芬,你扶著點張老師,張老師身體不大好。”
小女孩沒有江華和鍾躍民這麼好的眼力,茫然的啊了一聲。
“沒看見張老師手裡拎著藥袋子了。”鍾躍民趕緊說道:“而且你看看,張老師的臉色也不大好啊。”
立刻有兩個小女孩一左一右扶著張老師,還有個女孩子接過張老師手裡的袋子。
“不用這麼扶著我,我走的動。”
雖然張老師如此做了,但是兩個小女孩還是把張老師扶得穩穩當當的。
“我們找個地方坐一坐。”
找了一家小吃店,跟人家老闆說了一聲,老闆非常客氣的讓幾位就坐,他們也不好意思白坐,要了一些小吃和茶水。
“張老師,我們是從粵西一路考察過來的,觸目驚心啊。”鍾躍民搖搖頭:“所以我們想跟您這樣的業內人士交流一下,看看如何才能扶持當地的教育。”
張老師嘆了口氣:“原因很簡單,歸根結底就一個字,窮,越窮越愚昧,越愚昧越窮,本來知識是他們唯一能改變自己命運的途徑,但是因為愚昧和窮他們就輕易放棄了。”
女孩子們多愁善感,跟著張老師唉聲嘆氣。
鍾躍民笑著說:“嘆什麼氣啊,我們就不就是來改變這一切的嗎?”
求月票,求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