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貴臉上有了喜色,但還是沒有說話。
“你要是養多了,拉的雞糞也可以作為肥料,一舉多得啊。”
蔣碧雲這是說道:“還有個事兒,就是村裡邊的孩子,天天也沒個學上,這長大以後還不成睜眼瞎了,所以要讓孩子們識字。”
常貴磕了磕菸袋鍋子,老神在在的說道:“到底是京城來的知識青年,懂得就是多啊,你說的這些額知道了,好是好,但是咱們莊稼人不懂啊。”
江華合上筆記說道:“常支書,以前你們不懂,現在我們這些知識青年來了,既要接受你們的教育,也要幫助你們,我們跟你報這個事兒,就是要把事兒攬下來,我們來指揮,村裡邊配合,爭取讓鄉親們能吃飽肚子。”
常支書點點頭:“是這個理,但是額要在村組織會議上說一下,讓大家討論一下。”
“應該的,不止在組織會議上要說,還要跟全體鄉親們說清楚。”
常貴笑眯眯點燃一鍋煙,他對這仨孩子很滿意,沒有傲氣,還懂事兒,都是好娃娃。
“額還有個事要問一下。”
江華愣了一下說道:“您問吧?”
“假如那些個邊邊角角種了土豆、南瓜還有養的雞算是集體的還是個人屋裡頭的?”
江華苦笑著說:“支書,就眼前這個形勢,這些東西只能算是集體的。”
“那恐怕不行哦,你們幾個娃娃也看到了,一做集體的活計,一個個磨洋工,要是再增加這些活計,恐怕更不願意做了。”
“所以,這就要靠組織的力量了,要跟鄉親們講清楚,不懂的要掰開了,揉碎了,跟他講明白,讓他們知道,這麼做完全是為他們自己的肚皮考慮,我們這些青年也會幫著組織一起做工作的。”
常支書磕磕菸袋鍋子,往腰間一插說道:“額曉得了,這就讓組織的同志連夜開個會,要是真成了,你們這些娃娃一定要認真對待。”
鍾躍民一拍胸脯說道:“常支書,您放心吧,我這輩子就沒有這麼認真過,肯定給您辦漂亮了。”
“你們先回去,等組織會議商量出來了,額再給你們信兒。”
說完,常支書急匆匆的走出自家院子,他這個支書當的糟心啊,一天到晚為了村裡人的口糧操心,眼睛一睜就是嚴峻的糧食問題,現在知識青年願意出把力,不管有沒有用,他都想試一試。
蔣碧雲看看江華,想了一下問道:“咱們這算是成功了嗎?”
鍾躍民撓撓頭說:“不知道啊。”
江華堅定的說道:“成功了一半,至少常支書願意召開組織會議,而不是把我們的建議當耳旁風,哪怕他們疑心,我們也可以說服他們。”
蔣碧雲有些心虛的說道:“這感覺可比在學校裡考試還要緊張。”
“當然了,這可是關係到百十口子的生存問題,那是一條條人命啊,別說你,我都有些緊張。”
鍾躍民笑起來:“哥,這可是我第一次見你緊張啊,上次立功受獎,在主席臺上帶大紅花的時候,都沒見你緊張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