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虹插話道:“我們可以幫助村裡的孩子識字,雖然我們自己也是學生,但是教這些小孩子應該綽綽有餘了。”
江華看看旁邊人,說了一句:“我同意這個觀點,現在舉手表決,同意的請舉手。”
一看全票透過,於是對鄭桐說道:今兒,你先當一個書記員吧,把這條建議記下來。”
鄭桐嘟囔著:“吃東西多時候一點不讓多多,倒是挺能指派人,行,誰讓我鄭桐是個知識分子了。”
鄭桐無奈的拿起小筆記本,刷刷點點的開始記錄起來。
曹陽舉手說道:“我發現咱們村的漚肥,就是把人畜糞便漚起來,太少了,河裡的爛泥、雜草什麼的,也都可以漚肥嗎”
其餘人面面相覷,他們沒聽說過這種事情,但是江華叮囑道:“鄭桐這條記好了,但是怎麼用雜草漚肥,咱們要好好查查資料,非常有用處。”
鄭桐說道:“我發現村裡的杜老漢養羊,但是這裡的植被不茂盛,養羊似乎事倍功半啊。”
趙大勇附和道:“對啊,黃土地上就沒多少綠色,養羊似乎真的沒什麼產出啊。”
大家七嘴八舌的提了幾條建議,鄭桐都一一記錄了,如果解決這些問題,真的能幫村裡解決不少問題。
鍾躍民看向主持會議的江華說道:“哥,你的提議,你要是一個問題都不提,那可說不過去啊。”
江華合上小本本說道:“那是當然的,我發現了不少問題了。”
“第一,咱們村種植以玉米和小麥為主,這兩樣雖然產出就還可以,但是交了公糧以後,大家也就不剩什麼了,這也主要是因為村裡土地不多的原因,這時候,我們就應該發揮主觀能動性,利用邊邊角角、房前屋後,種一些產量大能填飽肚子的東西,比如土豆、南瓜之類的,雖然成不了規模,但是能夠解決一部分口糧問題也是好的。”
鄭桐此時奮筆疾書,把江華每一個字都記錄了下來。
“第二,就是剛剛曹陽講的漚肥的問題,我想到一個小動物,蚯蚓,這玩意看似不起眼,但是可以改善土地,要是養在漚肥堆裡,也可以加速漚肥的發酵,而且養殖的蚯蚓也另有用處。”
“第三,就是剛剛鄭桐說的養羊的問題,養羊確實事倍功半,但是一旦我們養殖了蚯蚓,就可以用蚯蚓來養雞,徹底放棄養羊這個效率不高的營生,用蚯蚓養雞,雞長得快,下蛋多,絕對是個好行當。”
鍾躍民說道:“說的好像很有道理的樣子,不知道行不行啊。”
江華笑著說“行不行的,先跟支書彙報一下,再查閱資料,幹起來就知道行不行了,真要做好了,各位可是功德無量啊。”
眾人都笑了,這話可不能在外邊說,在這裡也就是個玩笑話而已。
鄭桐合上筆記,江華拿過來,揚了揚說道:“明天,我、躍民還有蔣碧雲去找支書商量一下,諸位有沒有意見。”
眾人紛紛贊同,江華最後總結性的說帶:“好,那今天這個座談會就開到這裡,總得來說,還是很成功的,以後這種傳統保持下去,現在給我們自己呱唧呱唧。”
大家同時哈哈大笑,但是沒有忘記為自己鼓掌,掌聲為這兩口小小的窯洞增添了幾分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