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舞蹈團,沈淵回到總檯。
除了節目人選,另外就是音樂和服化的問題。
音樂已經安排製作,幾天時間基本上就都能夠製作完成。
這個是最簡單的事情,按照總譜製作就可以了。
剩下最麻煩的就是服化。
妝發有概念圖的存在,所以化妝師只需要稍微研究一下就沒什麼問題。
麻煩的是服裝,每一個節目的服裝都需要重新制作。
而且還需要在一個月之內把所有服裝都搞定,幾百套服裝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製作,需要一個龐大的團隊。
好在總檯合作的團隊很多,而且舞蹈團也有專門的服裝師,召集起來製作還是沒什麼問題的。
來到籌備組,沈淵把所有任務都安排下去。
大部分人都參加過許多次晚會製作,所以事情理清之後,沈淵也省事不少。
除了個別節目需要過問,大多數節目就等彩排和拍攝期間需要忙碌。
就算是這樣,沈淵沈淵大多數時間依舊在籌備組待著。
很多事情還是需要沈淵來決定。
期間,又和紀錄頻道的六個導演聊了聊。
最終選擇封杉和另外一個叫劉偉的導演。
封杉負責《我在故宮修文物》,劉偉負責《如果國寶會說話》。
確定之後,便開始立項建組。
等拍攝組人員找齊,就開始拍攝。
中秋晚會這邊,隨著一個個節目人選確定,也開始緊張的學習排練著。
作為對舞者要求最高的《祈》,便成為了第一個拍攝的節目。
這一天,籌備組租用了旁邊的游泳館。
一大早便開始忙碌了起來。
道具裝置,燈光,水下高畫質攝像機等等,都在緊張的佈置著。
大家都知道這個舞蹈拍攝難度很高,所以儘可能避免任何錯誤。
沈淵此時正陪著劉思齊、楊璐雲幾位老師聊天。
劉思齊他們不為利益,但是沈淵不能沒有眼力見。
所以,特地邀請他們成為中秋晚會舞蹈組顧問,專門負責舞蹈節目。
旁邊還坐著《祈》的舞者,何洛潔。
此時她端坐著,任由化妝師在臉上揮毫,繪製妝容。
是劉思齊的徒孫輩,和她的名字帶水一般,從小就喜歡玩水,之後便學習花樣游泳,還學過潛水。
後來長大接觸的民族舞,拜入劉思齊徒弟名下學習,成為一名舞者。
得知這個舞蹈,何洛潔毫不猶豫的報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