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書晨怎麼想的袁梁沒在意,來到矽谷這麼長時間,袁梁最重要的事情都還沒去做。
第二天一早,袁梁就早早的找到了張樹心。
“師姐聽說過矽谷華夏工程師協會沒?”
“聽說過,怎麼了?”
“協會的地址師姐能打聽得到嗎?”
張樹心大致明白了袁梁的想法,矽谷華夏工程師協會的內部成員,都是國內在美的頂尖工程師,這對於眼下急需找到突破口的崑崙科技來說,具備著無窮的吸引力。
“應該能吧,你等我問一下。”
張樹心說等,袁梁就在旁邊等著了,直到張樹心透過電話確認下來,袁梁才鬆了口氣。
“你就那麼著急?我同學都還上班呢。”放下電話,張樹心一臉埋怨。
“是有些急,我想去協會拜訪一個人,但是又沒有什麼好的渠道,就只能請師姐幫幫忙了。”
“拜訪誰?”
“工程師協會的創始人,尹志耀先生!”
張樹心若有所思,“我同學提起過,尹志耀先生在矽谷華人圈子裡的地位很高,也是半導體裝置方面的專家,你想邀請尹先生回國?”
袁梁搖了搖頭,“尹先生不用邀請,我只是想找他指點一下崑崙科技的出路!”
“你就確認他一定會幫你?”
“他不一定會幫我,但他一定會給我一些很中肯的意見。”
人們都在說華為如何厲害,如何牛逼,但華為的騰飛卻離不開尹志耀先生全力的支援。
從八十年代開始到美國留學,先後在英特爾、LAM公司、美帝應用材料供職十多年,尹老先生先後把三家公司的刻蝕機技術推到了世界頂尖水平,一度被譽為矽谷之神。
04合同期滿,六十歲的尹老先生果斷拒絕了美帝的高薪聘請,透過層層的審查,在放棄了在美研究多年的全部資料後,才帶著一個三十多人的團隊回到國內,創立中微半導體。
中微半導體剛剛成立,就受到了來自美帝的層層打壓,應用材料更是不要臉的發起了專利侵權樣本調查。
可就是這樣,中微半導體還是透過了層層審查,並於07年推出了第一臺國產刻蝕機,徹底打破了刻蝕機被國外壟斷多年的局面。
在之後的幾年裡,中微的刻蝕機突飛猛進,逐漸逼近世界頂尖水平。2015年,美帝終於撤掉了針對刻蝕機裝置出口控制。
尹老先生六十歲再創業,八十歲高齡都還奮鬥在半導體的一線上,他或許沒有任總那麼出名,但其對國內半導體產業的貢獻,卻是獨一份的。
其實尹老先生很早就想回去,主要是因為合同在身,和創立中芯的張汝金先生一樣,還沒到美帝允許他退休回國的年紀。
美帝對高科技人才和裝置的限制,就是那麼的不講道理。
“預約尹老先生的就麻煩師姐了,尹先生也是師姐你們中科大出來的,我相信師姐能夠辦好。”
在飛機上他偶遇張樹心袁梁之所以那麼高興,就是因為張樹心自身的人脈關係能幫袁梁解決很多麻煩。
如果沒有遇到張樹心,袁梁恐怕沒那麼輕易能找到拜會尹老先生的門路。
“真是上了你的賊船了,我同學也只是答應帶我們去協會,我盡力讓他幫幫忙吧!”
張樹心也感受到了袁梁對於尹老先生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