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科學吶!”
“傷害太誇張了吧……一個E技能轉了蘭博近半血?”
“蓋倫吧的世紀未解之謎終於出現答案了!”
“我記得蓋倫出不出提亞馬特的討論從13年就開始了吧?”
“以前看到蓋倫出提亞馬特,我就給他兩個字【老(nao)殘】!”
“有無懂哥解釋一下原理?”
“樓上的,你這樣沒人會回答的。請跟我一起來【有沒有弔大的來回答一下】!”
…………
蓋倫與提亞馬特的愛恨情仇故事,自提亞馬特這件裝備新增主動技能【新月】之時便已經開始。
許多人想要撮合這對搭檔,認為他們是金玉良緣,相互搭配,輸出不累。
也有許多人吐槽二者是神坑組合,到最後必然勞燕分飛,雨斷雲銷,落得個追悔莫及的下場。
當然,蓋倫肯定是可以出提亞馬特的。
雙方主要分歧在於蓋倫出提亞馬特這件裝備為對線優勢能夠提供什麼作用,出它的整體收益高不高。
眾所周知,在售價不到2000G的小件裝備中,能夠使英雄能力發生質變的裝備並不多。
除了輔助三件套與耀光、海克斯飲魔刀、五速鞋之外,就只有提亞馬特了。
以上這些裝備能夠賦予英雄從“無”到“有”的新能力。
例如耀光的強化普攻,能夠讓小魚人、卡牌、石頭人等英雄在前期的傷害爆發能力得到極大提升。
而提亞馬特給英雄增加的“新能力”就是被動【分裂攻擊】與主動【新月攻擊】。
自從S2末期新增這兩個技能後,提亞馬特就成為了許多近戰物理英雄的神器。
原因有二。
首先,提亞馬特被動【分裂攻擊】能夠有效提高畫質兵推線的效率,這讓許多沒有AOE傷害的近戰物理英雄也能夠快速推線,獲得寶貴的時間去吃野、支援。
其次就是提亞馬特主動技能【新月攻擊】了。
它除了能夠讓英雄多出一個AOE輸出技能外,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許多玩家都知曉的“重置普攻”,迅速打出連招或爆發傷害。
但實際上,提亞馬特並不能夠重置普攻。
普攻整體分為前搖和後搖部分,只要普攻前搖打出,傷害就打出去了。
即便對方閃現,也是無法躲避傷害的。
但是在普攻前搖結束後,英雄會進入普攻後搖階段,在此期間是無法進行下一次普通攻擊。
而開啟提亞馬特的作用就是用它的主動技能釋放動畫代替普攻後搖,從而達到“新月三連擊(ATA)”的目的。
所以提亞馬特的主動技並不能夠重置普攻,而是在普攻間隙穿插傷害,達到攻擊連貫的目的。
事實上,唯一能夠重置普攻的裝備是巨型九頭蛇。
在這局比賽之前。
贊同蓋倫出提亞馬特的玩家觀點基本上是能夠讓蓋倫半個E技能就清掉一波線,QEQ連招更為順暢。
而反對者則是認為,劍姬、武器、魔騰乃至諾手這些英雄更適合提亞馬特。蓋倫出提亞馬特實屬雞肋,價效比極差,有這個經濟遠不如出其他裝備來的划算。
畢竟蓋倫E技能清線的速度已經很快了,而提亞馬特與蓋倫的機制、技能根本不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