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盡忠,淳化於形也,君子盡忠,則盡其心,小人盡忠,則盡於力,盡力者則止其身,盡心者則洪於遠,故明王之理也,務在任賢,賢臣盡忠於國,則君德廣也,政教以之為美,禮樂以之為興,刑罰以之為興,仁惠以之為布,四海之內,有太平焉。嘉祥既定,告於上下,是故播於雅頌,傳於無窮。”
林蘇論到此處,戛然而止。
嗡地一聲輕響,他腳下道臺層層疊疊,作九品之型。
論道極境,九品道臺,在這北國之地,首次綻放。
九品道臺之上,林蘇飄然若大賢。
文淵閣大學士曹汝,大隅都城幽都數以百計的大儒呆若木雞。
滿城數以千萬計的民眾,呆呆地看著天空這拔地而起的九品道臺,如觀聖蹟。
九品道臺,大隅六百年來從來未見,而今日,文道蓋世奇觀終於出現在這座古老的城池,出現在這古老的國度。
按理說,該當萬民歡呼,該當文廟綻放九彩光芒,該當皇家大慶,該當文道就此大興。
但是,論道之人,卻並非大隅人氏。
他,來自敵國大蒼!
他上元之夜入大隅,濟州論仁,梅山論義,東寧論禮,已經因其超凡脫俗的論道馳名大隅億萬裡山河。
大隅皇帝李熾,大隅京城四大文道高峰不願意看到這種局面。
他們欲在幽都將其打落神壇,正文風,揚國威,消其勢。
準備不可謂不充分,手段不可謂不高超,但是最終的結果卻是,林蘇在他們刻意選擇的點上來了個大爆發,論忠真正論到九品道臺的至高境!
曹汝面對道之傳說境界,惟有低頭。
數以百計的大儒唯有低頭。
所有人心頭都一片悲涼……
絕對的實力面前,計謀往往蒼白無力!
說的大概就是這種情況!
林蘇之學術根基,沒有短板!
前期所有人認定的儒道,不是他的短板,他的儒道,強得不可思議!
林蘇高臺輕輕拱手:“今日之論到此而結,謝各位大儒之成全!”
成全!
曹汝內心翻江倒海,嘴唇都快咬破了,我要是有成全你的心思,我把腦袋摘下來給你當凳子坐!
但是,嘴裡只能換一種說法:“林宗師一論,論道之極,老朽深敬之!亦深謝之!”
他這一鞠躬,身後百名大儒齊齊鞠躬。
林蘇也是一鞠躬:“告辭!”
“恭送林宗師!”
林蘇從空中一滑而下,與畢玄機並肩出了文淵閣……
兩邊的學子都鞠躬相送,不管他們內心有多麼不情願,不管他們內心之不甘有多麼糾結,不管他們心頭的火能不能煮熟牛頭,他們臉上都必須擺出恭敬與喜悅。
任何文人,面對論道極境的九品道臺,都必須有聞道之喜,否則,就是對文道之大不敬,對諸聖之大不敬。
林蘇和畢玄機一出文淵閣,文淵閣內一股看不見的浪潮似乎突然爆發,曹汝霍然抬頭,臉上的喜悅一瞬間煙消雲散,取而代之的是無限陰森。
林蘇臉上卻露出了笑容。
畢玄機臉上也露出了笑容:“文淵閣專門針對你的短板,設下如此圈套,卻成就了你在異國他鄉論道之極境!這算不算是聰明反比聰明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