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蘇會是哪一種?
似乎哪一種都不是她想要的。
如果林蘇走隱士路線,她的夫君、她的皇帝會沒了主心骨。
如果林蘇走權臣路線,她覺得皇帝根本鬥不過他。
但姬廣第一時間否決了權臣路線,理由很簡單,如果林蘇想當皇帝,當時他就當了,根本沒必要費心費力扶自己上位,而且他在梅嶺的這八年間,揣摩著祖宗留下的法度,也早已真正體悟到了“國為先,民為先,姓不為先”的十字真言,如果林蘇願意當皇帝,他姬廣毫無心理障礙。
閣心被說服了,也就一門心思希望林蘇參與朝局。
如今,林蘇接過了朝官任免名單,就是朝前走了一大步,如果他無意朝局,這份名單他接都不會接。
只要他接了,就代表著他願意將姬廣扶上馬,送一程。
至於朝官的猜忌,至於天下人的猜忌,他根本不在乎。
林蘇手中的朝官任免名單,可以說是最全面的,幾乎將所有五品以上的人員全都囊括其中,全國五品以上有多少人?
三千開外!
當然,要換也不是一次性換,如果一次性換,整個大蒼,全國各地的政壇瞬間亂成一鍋粥,那樣的動盪,誰也承受不起。
所以,按照這三位大員的思路,小步慢行,每個官員都有置換時間表,短則一月,多則三年。
林蘇看這份名單隻花三分鐘。
但在其他人心中,似乎是三天三夜,因為大家都知道,他任何一句話出口,都代表著一個官員,或者一批官員官帽易位。
林蘇慢慢抬頭:“三千一百一十七人,我認識的只有不到一成,所謂不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我不熟悉的官員,我不評價,但朝中真正的實權高官,我有話說!”
姬廣大喜:“等就是你有話說!說吧!”
林蘇道:“六部尚書,此名冊上只記錄了五人,而且置換的時間,都在一年以上,這不合適,此外,還留下了一個宋都是何意?他們莫非是覺得宋都是我家親戚,不方便置換?”
陛下笑了:“六部尚書主職之換,非同小可,他們大概是覺得不宜操之過急,至於宋都,那真是留給你一言而決的!”
“動盪?”林蘇道:“他們擔心何種動盪?這些尚書大人聯合起來造反麼?”
“直接造反不至於,他們也不敢,更加成不了事!”姬廣道:“但是,這些老臣每個人都有一批班底,一旦被域外力量介入,也是一股不可輕視的力量。”
這就是朝官的底蘊!
每個當到二品以上的朝官,都是大蒼的高階官員,高官不是孤立的,他們都會有自己的班底,在這見鬼的世道上,勾連誰都說不清,一旦將他們逼到牆角,周章他們擔心這些人聯手生事。
所以,面對二品以上的高官,徐徐圖之,就是三位大員的共識。
林蘇:“陛下可知,這些官員最大的能量來自何處?”
陛下微微沉吟:“來自於他們多年來勾連八方,形成的根基底蘊。”
林蘇搖頭:“不!他們最大的能量來源於他們擁有的官位!因為他們是二品一品大員,所以他們才有勾連八方的本錢,那些域外勢力才會在他們身上下注,如果他們的官職被免,他們也就失去了這部分力量!”
姬廣心頭大跳……
這跟周章他們說的不一樣……
“這世上有一種力量,是很多人都會誤判的,身居高位者尤其容易誤判,他們總是把平臺的力量,當成了自己的力量,一個官員出門,八方奉迎,花式吹捧,久而久之,官員也就真的自以為自己了不起,其實他錯了,離開了這個職位,他沒那麼了不起,他狗屁都不是!”林蘇道:“此其一,還有其二,陛下可知,新一批域外力量已經進入大蒼,矛頭所向,正是這些朝官?”
姬廣霍然抬頭:“新的一批域外力量?來自何方?”
“包括天靈宗,包括斷劍宗,包括問心閣,包括神秘莫測的煙雨樓!”
姬廣臉色大變:“煙雨樓?”
“正是!不知陛下是否知曉,昔日姬氏先祖,開國之君,就是喪生於煙雨樓的奸計之下,此外,我不妨告訴你,西南古國,也曾在煙雨樓的手段之下,沉淪整整十三年,如果不是先皇事先留下了皇印作為最後底牌,煙雨樓已經掌控了西南古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