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桂因為在抗擊紅巾軍中,為高麗出力頗多,又趁機搶佔了許多大元國土,如今已經是高麗的門下侍中。
他自幼習練武藝,箭術高超,曾經率領兩千精兵,對抗北元納哈出兩千餘人不落下風,也曾以五百本部家兵對抗上千名倭寇,是當世高麗國有數的名將。
他拿起一把弓箭來,嗖地一聲射出一支箭矢。
“崔瑩大相派遣的使者,已經見到了納哈出。”
有下人在旁邊上前說道。
李成桂哦了一聲,抬眼看去,箭矢剛好也正中靶心。
他眯起眼來,將弓箭遞給了身邊人。
“崔瑩大相現在什麼反應?”
那人躬身道:“正在府邸中宴客。”
李成桂聞言冷笑一聲,眼神閃爍。
李成桂和崔瑩本來聯起手來,共同在北邊開拓高麗國國土,但是隨著李成桂逐漸建立戰功,他開始對高麗國內部亂七八糟的鬥爭感到失望,尤其是他們李家曾經是大元的世襲千戶,高麗國能夠在北邊開拓十幾個州,全仰賴他李成桂家族放水。
誰知,高麗國恭愍王死後,如今上臺的高麗王,對他李成桂雖然也很器重,卻並不是那種真心的器重。
而崔瑩也是,對李成桂表面上十分拉攏,背地裡防範頗深。
崔瑩本身是高麗恭愍王的心腹愛臣,還曾經響應大元的號召,率軍前去大元平叛,屢立戰功,他也是較早發現大元元順帝對手下失去掌控,所以回到高麗國後,積極響應恭愍王開始北拓,趁機給高麗開拓了千里疆域。
崔瑩是個很激進的高麗本土派,十分想要高麗強大。
李成桂則不同,他們李家投降高麗,是為了高官厚祿,可是如今的高麗王已經滿足不了李成桂這些需求了,還利用黨爭,處處轄制李成桂,這讓李成桂家族十分不滿。
“納哈出不能亡,一旦納哈出亡了,我高麗就要和大明接壤。”
“你馬上派遣一隊使者,前去拜見大明遼東指揮馬雲,就說,高麗王慫恿納哈出同攻大明鐵嶺衛。”
李成桂說完,那家臣點頭稱是,立即離去。
李成桂舉起弓箭來,眯起眼瞄準箭靶,高麗作為朝鮮半島第一個統一的國家,內部其實十分混亂,尤其是大元對高麗的上層貴族進行冊封,屢次將高麗本國的政治勢力分成許多股,彼此之間爭鬥不斷。
李成桂家族因為是大元屬下,而且政治勢力主要集中在北方,既和大明打過多次交道,也和打到高麗的紅巾軍戰鬥過,深深明白大明有多強。
如今大明的戰鬥力,絕對是當世東亞第一。
高麗國想要趁著北元和大明戰亂不休,趁機做大,這是痴人說夢。
因為只要大明解決了北元,就會騰出手來解決和高麗的邊界問題。
然而,崔瑩這種高麗強硬本土派,卻還在做著高麗一統天下,甚至佔據遼東,覬覦中原的大夢……
沒辦法,此時的高麗國, 不僅氣候沒有那麼冷,國內的耐寒水稻稻穀也比較高產,糧食產量比較穩定,持續幾年的戰爭,高麗國勝多敗少,國內的本土派勢力空前強大。
膨脹了。
李成桂眯著眼,將弓箭拉滿,卻沒有放出去,而是猛地將弓箭對準天空。
嗖地一箭。
一隻斑鳩被射落。
李成桂冷冷地放下弓箭,拿起一邊珍貴的蜀繡絲巾,擦拭著手,他想起這段時間高麗那幫本土兩班貴族們,讓自己家臣扮做海盜,劫掠大明的事情來,這段時間隨著貿易加深,高麗的兩班們紛紛賺到了錢,這一定程度上助長了他們的囂張氣焰,也讓他們開始覺得自己可以了。
而李成桂這種既熟知北元強大,又和明軍接觸過的理智派,反倒是處處被排擠打壓。
“不自量力的,可悲之人……”
他踱步朝著遠處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