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數的戰艦殘骸,漂浮在ν11星空間;
隨著函姜方面第74集團的參戰,克拉德方面的第二集團逐漸被打退;
甚至,克拉德方面的第二集團,不得不由強攻向防守策略轉變;
畢竟函姜方面單是最先登陸的戰艦,就足足有著近四十個軍團;
隨著第74集團的登陸支援,函姜方面在ν11星空的戰艦叢集數量,更是達到了近60個之多,已經完全置於了絕對優勢地位。
更重要的是,伴著一條條幽暗、深邃的戰略通道持續開啟,函姜方面的主力艦隊陸續完成了對ν11星空的轉戰;
面對著函姜方面主力艦隊的陸續登陸、展開,克拉德方面的第二集團已徹底失去了截擊的可能性;
甚至,如果照這個情況發展下去,克拉德方面的第二集團,搞不好會被徹底殲滅。
而第二集團戰事不順的訊息,很快傳遞迴了克拉德主力方面。
“立即通電卡巴耶夫方面,催促對方必須儘快提供支援!”
克拉德老臉間滿是焦躁,不停地向卡巴耶夫方面施加壓力。
這老傢伙雖然做好了將第二集團搭進去的準備,但那是最壞最壞的打算;
尤以眼下第二集團雖然抵達了ν11星空,但實際上並沒有完成原定的戰略目的;
在克拉德原本的計劃裡,第二集團會搶險抵達ν11星空、並完成佈防,隨之對函姜方面進行阻擊、攔截,為克拉德方面主力艦隊回援,爭取足夠的時間;
可眼下的情況卻是,第二集團雖然趕到了ν11星空,卻根本來沒來得及進行任何防禦佈置;
單以第二集團的戰力,在未完成佈防的前提下,如果跟函姜方面的主力艦隊硬剛,完全跟找死沒有區別;
到時候第二集團就不是搭進去那麼簡單了,簡直就成了白送給函姜的菜!
而克拉德方面回撤的主力,眼下所在的位置,無疑還與ν11星空有著段不短的距離,短時間內根本無法抵達;
相比較而言,反倒是卡巴耶夫的第三戰區,與ν11、ν12星空所在的v字型地理位置相近,更有希望及時抵達給予支援;
可惜的是,不管克拉德對卡巴耶夫方面,再怎麼催促,實際也沒有太用處;
因為……卡巴耶夫方面同樣陷入了麻煩;
聯盟、條約兩方之前的戰事發展,無疑是條約方處在優勢地位上;
這其中尤以卡巴耶夫方面,更是長驅直入、攻城拔寨;
卡巴耶夫方面以往的這種戰略決策,不單不能說錯,反而很符合戰爭潛力的擴張需求;
但是!
這一切的前提,必須建立在條約、或者說卡巴耶夫方面處在絕對優勢地位上;
可函姜方面的奇襲登陸,無疑打破了這一切;
卡巴耶夫方面雖然有心調集重兵支援克拉德方面,奈何實際上卻是有心無力;
畢竟這傢伙在之前的戰事中,將軍力前插得太深了一些,想要倉促抽調重兵折向支援克拉德的第二戰區方面,實在太難;
尤以奧登那老東西也是夠狠,竟然破罐子破摔、化整為零將整個第四戰區變成了座巨大的戰爭泥潭;
綿延數十、上百個星空的戰場,一旦拖拽起來,卡巴耶夫方面說寸步難性可能誇張了一些,但確實可以說是舉步唯艱。
當然,卡巴耶夫方面也不全然是被牽制、攔截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