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吧,小時候學習不行,調皮得很。
在學校的時候,同學都拿水澆花,我就非要用醋;別人都在認真聽課,我能抓住一隻螞蟻,玩了一個下午。
不過那個時候,我很喜歡唱歌,我記得初二的時候把,在學校的元旦晚會舞臺上表演了一首《再回首》,就成為了校園名人。
緊接著,我又代表學校參加了市電視臺舉辦的“中學生卡拉OK比賽”,以一首《我心中的故事》,為學校捧回了一個三等獎。
比賽結束之後,我就為自己定下了當“歌星”的目標。
湊巧的是,彷彿一夜之間,卡拉OK火遍南北,尤其是我那個地方,基本上隔個三五天,城中一角就會有新歌舞廳開張。
眼看自己的機會來了,我當然不會輕易放過,他也乾脆翹了課到處跑場子演出,一晚上能掙15元。
但這樣下來,肯定讓人感覺不務正業,我爸媽得知我跑場子唱歌的事情後,也沒少抽我。
所以,家裡就勸我要好好讀書。
當然,我也沒有和他們硬來,我嘴上答應,但還是每天出去唱歌,小心翼翼地不被他們發現。等到月底發工資的時候,我把厚厚的一沓現金拿回家,在父母面前一放,算是證明自己了。”
說著他自己都笑了:“當時為了顯得錢多,他還特意與歌廳經理說,把所有的工資都換成零錢。為了就是要拿著一沓錢,在父母面前數的久一點。”
何炯樂呵呵道:“哈哈哈,這招可以啊。”
“也就這樣,在我的堅持下,總算打動了父母,開始全身心追求歌唱事業。
初中畢業後,我的夜場歌手生活也一直在持續;為了更好的發展,我特意組建了一個名叫“藍色風沙”的兩男兩女四人組合。
在這階段,我的出場費也逐漸從15元漲到了150元,為了更好的發展,我們也開始了四處走穴的生活。
我們幾乎跑遍了全國所有的身份,也認識了很多當時還不是歌星的明星。
後來家裡人不同意我繼續這樣生活下去,他們覺得沒有出路,不如找個穩定在家的工作。
但我不想放棄他的夢想,於是我帶著1000多元獨自來到帝都,開始了北漂生活。
嗨,沒想到,這裡比我老家難多了。”
王渤說到這裡嘆了口氣:“我在這裡陸續遇到了楊昆、滿汶軍、0點樂隊、寶亮等歌手。只是遇到的同行越多讓我越受打擊,開始失去自我,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我覺得自己堅持不下去了。
我從那時也逐漸感受到了,娛樂圈的殘酷性。因為,儘管大家都很一致,但論長相、論唱功,我哪樣都不如他們突出。
我想那也是頭一次,我感覺到自己,無論如何怎麼樣都“融不進這個圈子”。
後來在生存和夢想無法實現的雙重壓力之下,我選擇了放棄。”
聽到這裡,子楓啊了一聲。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子楓連忙道。
王渤笑道:“沒事兒。
唱歌這條路,我走的並不順暢。
但進入影視圈,有點匪夷所思,我是靠著“刷臉”進的。”
我後來就回到家鄉,跟姐姐做了工廠生意。
我那時候在想,出唱片不就是要錢嗎?那我把這錢掙出來,自己出不就完了嘛?
不過那個時候,我感覺不到絲毫的快樂,我覺得,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