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兩岸,戰旗飄蕩。
數十萬大軍齊聚於此,黑壓壓的人馬如同蝗蟲過境,天地寂靜齊聲,就連鳥兒飛過劃破天空的聲音都是那麼的刺耳。
鎮南王叛軍即將渡河佔領金陵。
而大周軍隊也蓄勢待發,這是他們最後的土地,若是淮河再淪陷,那麼就宣告著大周帝國徹底覆滅。
蕭遠山的臉色從未有過的難看,這是他這輩子遇到過的最大危險,比之當年奪嫡之路更為艱險百倍不止,至少在哪個時候他不用揹負國破山河。
此時,蕭皇庭派出使臣來到對岸,面見了周帝蕭遠山,叛軍使臣說道:“蕭遠山,我皇想與你在淮河大橋上一對一的面談。”
聽其直呼名諱,蕭遠山怒不可遏:“放肆!朕的名字也是爾等叛賊可敢稱呼之?”
那使臣絲毫不懼:“哼!手下敗將而已,如何不敢稱呼?我皇慈善,願意給你一個面談的機會,你若不懂得珍惜,我們三十萬大軍必越過淮河,踏平金陵。”
威脅!
赤果果的威脅!
但蕭遠山又無可奈何,周軍連連敗北,叛軍連戰連捷,頗有如入無人之境。
“無恥之徒,若非你們用奸計毒害鎮北王,就你們這些垃圾也敢在大周土地上耀武揚威。”
原本鎮北王蕭平章率領的大軍成功阻擊了叛軍的進攻,他們以長江為界,各雄踞僵持不下。
怎料叛軍在鎮北王的食物中下毒,使得蕭平章被毒害,至今仍躺在病床上沒有起來,至於能否活下來仍未可知。
沒有了蕭平章的帶領,大周軍隊就如同一盤散沙,沒有了脊樑骨,徹底不是叛軍的對手,以至於蕭皇庭率軍渡過長江,打的周軍丟盔棄甲,何其狼狽。
“這是戰爭,你以為是過家家呢,我皇對你發出最後一次警告,若你明日午時之前,不單獨到淮河大橋,那便是我軍開拔,渡河統一天下的時候,你自己掂量吧。”
叛軍使臣何等狂悖,然則他有著狂悖的資本,因為在他的背後是蕭皇庭大軍的支援。
弱國無外交,這個道理同樣適應於此。
蕭遠山縱有萬千怒火,卻也只能忍氣吞聲,因為周朝已無可用之將,更無扭轉乾坤之才。
......
翌日。
淮河大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