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我還以為成了伯府小姐,好日子就要來了呢。”
金月娥聽了這話,當即不悅道:“五丫.....昕姐兒,你這不勞而獲的念頭最好給我打消了,靠山山倒靠人人跑,凡事只能靠自己。”
“咱們雖跟著你爹回伯府了,可也不能事事指著伯府,指望多了,會成為累贅討人厭的。”
時芙昕趕緊說道:“娘,我只是隨便說說而已。我知道,萬事都要靠我們自己奮鬥的。”
金月娥這才沒多說什麼。
另一邊,懿祥堂,張媽媽將剛剛和時芙昕等人說的話重複了一遍給時老夫人聽。
時老夫人聽後,神色並沒有什麼變化,只是笑問道:“是昕姐兒問的她三個姑姑嫁人的事?”
張媽媽點了點頭。
時老夫人笑了笑:“這事我知道了。”說著,再次囑咐道,“李四家的,四夫人剛來伯府,很多都不懂,你要多提點她。”
張媽媽:“老夫人放心,奴才自當盡心盡力。”
時老夫人點了點頭:“日後除非是四夫人那邊處理不了的事,其他的你不用特意跑來告訴我,你現在的主子是四夫人。”
張媽媽面色一凜:“奴才知道了。”
“你退下吧。”
等張媽媽離開後,安嬤嬤立馬給時老夫人換了一碗熱茶,見老夫人心情不錯,笑著道:“二舅姥爺沒說錯,這六姑娘呀,確實像老夫人您。”
時老夫人笑著感嘆道:“是有幾分聰明勁兒,這才回伯府第二天,就能見微知著的探聽伯府情況。”
說著,端起茶碗。
“他們這樣啊,倒是讓我放心不少。”
牙齒和嘴唇都有磕著碰著的時候,就更別說人口眾多的時府了。
次子一家到底沒長在身邊,和家裡其他人沒有什麼感情,就算有她的看顧,也沒法控制其他人對他們的態度、看法。
很多事、很多關係。都得靠他們自己去做、自己去維繫。
聰明點好,聰明的人知厲害,懂進退,再加上她從旁指點,次子一家應該能夠在伯府立起來的。
......
回伯府的第三天,外嫁的三位姑奶奶,和時家大姑娘帶著各自的丈夫、孩子回了伯府。
最先回來的是時大姑娘和韓家姑爺。
“拜見四叔、四嬸!”
懿祥堂,時大姑娘和韓姑爺恭恭敬敬的向時正和、金月娥行了禮。
時正和連忙讓裡兩人起身,金月娥則從丫鬟手中拿過早就準備好的兩個荷包遞給了時大姑娘:“不是什麼好東西,慧姐兒別嫌棄。”
時大姑娘笑著接過荷包:“多謝四叔四嬸,這荷包我喜歡極了。”說著,就將其中一個荷包直接戴在了身上,另一個則是給了身旁的丈夫。
韓姑爺也很給面子,當即就帶在了身上。
兩人這舉動,讓時正和、金月娥很是高興。
候在一旁的時定軒四兄妹見了,也對這兩口子多了不少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