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盃戰爭的參加者有時候會做夢。大概是因為御主與從者在深層精神部分有著緊密連繫的關係吧。其所夢到的就是自己召喚從者的一生。
因此,獅子劫界離在發現自己置身於舊時代的不列顛的時候,也完全不感到吃驚。
“嗯,也會有這樣的情況吧。”
這應該就是自己的從者,saber職介的莫德雷德經歷的過去情景。不知不覺間,自己就已經站在她的身旁。她手握的利劍正是這場聖盃戰爭中她最愛用的武器“燦然閃耀的王劍”。
本來這件武器並不是屬於她的東西,而是亞瑟王在得到後保管在武器庫裡的,可以說是象徵著王位的寶劍。
後來莫德雷德奪走了這把劍,並且在亞瑟王遠征羅馬之時以“王”自稱掀起了大規模的叛變。然後,她就在亞瑟王面前手持這把劍向對方挑起一對一的決鬥。
“也就是說,這裡是劍欄麼。”
射出的箭矢刺進了穿著輕裝鎧甲的雜兵身上,一個個騎士哀嚎著倒地。這如地獄般的慘劇還在不斷地上演著。
但是以鋼甲護著全身的莫德雷德卻無視所有的攻擊徑直往前突進。
擁有絕大領袖魅力的亞瑟王,終於實現統一的不列顛。明明如此,有如此多計程車兵贊同莫德雷德的叛變究竟是為什麼呢?
在面臨統一的狀況下,國內蔓延著厭戰的氣氛,這是一個原因。這一點在archer職介的小莫同亞瑟王抵禦了斯提里科率領的羅馬軍隊入侵,得勝而歸後民眾們卻不像以往那樣熱烈歡呼就可以看出。
儘管被譽為完美的存在,卻墮進了禁忌之戀的湖之騎士與王妃的醜聞導致王的權威失墜,這也是一個原因。
對於過分清廉而不摻雜一片私情的王,騎士們卻產生了某種恐懼和侮蔑的心態,這同樣是一個原因。
但是,還有另一點。
在戰場上看到莫德雷德獅子劫是非常明白的。她的戰鬥方式相當野蠻。騎士們引以為豪的華麗雄壯的劍術,在她面前簡直就像枯枝般的脆弱。
儘管像是隨著本能而行動,但卻是最有效率的殺戮方式。
追隨在她身後計程車兵們士氣非常高,感覺就像是解放出人類本能般的節奏。他們往前邁步的聲音,聽起來就有如大鼓般的豪壯。
那簡直就是龍捲風般的自然災害。
莫德雷德是一位有名的騎士。她為此而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而實際上也的確做到了。即使如此,假如她還是以“騎士”的姿態馳騁戰場的話,恐怕並不會有十萬計程車兵跟隨著她吧。
她的強大是毋庸置疑的,她的強大還蘊含著某種狂氣。但是在戰場之上,那樣的狂氣才是最值得讚賞的。
面對有如怪物般強大,如同暴風般摧垮敵人的她,士兵們同樣像是被狂氣所支配似的緊跟在她的背後。
這是一種名為狂熱的信仰,士兵們的動機說到底大概僅僅是這樣而已。但是,即使他們士氣如何高漲,力量也還是有限的。士兵的人數一個接一個地減少,一百人、一千人的相繼被殲滅。
莫德雷德從來不回頭看自己的背後。在她看來,士兵是在勝利之後會自然增加的東西,是不必費心思去刻意關注的。
她優先選擇敵兵最多的陣地展開突擊。在勢如破竹地將其徹底擊潰後,又朝著另一個聚集著大量敵兵的陣地衝去。把所有畏怯的對手、抵抗的對手和逃跑的對手都徹底消滅,堆積起累累的屍骸。
同時,莫德雷德對所有雜兵都絲毫沒有放在心上。她關注的焦點不是別人,正是自己的父王———亞瑟王。
她哪裡人多就往哪裡衝也是為了能碰上亞瑟王。
但是,貌似事與願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