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站立良久,兒孫也只能在後面靜靜地陪著。
回頭望望身後的子孫,李淵臉上那鬆弛的皮肉抽搐幾下:“吾將入此耳!”
蒼老的聲音,忽然在大殿中響起。
聲音裡帶著幾分悲涼,似乎又帶著幾分釋懷。
“阿耶何出此言?”
李二連忙從旁邊扶住父親的胳膊。
李淵緩緩搖動著白首,最後只留下一聲嘆息。
李愔知道,李淵就是在今年駕崩的,一個心早就枯死的人,已經沒有了生的慾望。
出了大殿,眾人來到前殿,稍事休息,這時候,氣氛就變得輕鬆一些。
李二也陪著父親閒談,多數時候,是他再說,李淵閉著眼睛,彷彿在聽,又彷彿神遊物外。
忽然,李淵睜開渾濁的雙眼:“小六子來否?”
小六子是哪個?連李二都是一愣。
“太公,您叫我?”
李愔向前邁了兩步,他心裡也有點疑惑。
只見李淵朝他招招手道:“汝孝心可嘉。”
“太公,這是孫兒應該的。”李愔嘴裡應承著,心裡卻有一種不妙的感覺。
工匠們進宮搭火炕的時候,他當然沒忘了太上皇,還有牙具香皂等物,也都派人送過去孝敬。
李愔這麼做,就是宮內正常的規矩,也不知在李淵看來,怎麼就有孝心了?
要知道因為太上皇的身份和處境非常敏感,所以除了正式的場合,平時是很少有人主動接觸李淵的。
“吾長子建成,四子元吉,皆無子嗣,不可斷了後人,小六子,你就出繼給建成,繼承息王。”
李淵平靜地望著李愔,李愔忽然間有一種錯覺,只覺得李淵那雙原本渾濁的眼睛,忽然有精光一閃而逝。
李淵很快又看向李世民:“你么子李明,生母是楊氏吧,正好出繼給元吉為子。”
眾人好像有點明白了,定然是太上皇祭祖之際,想起了自己失去的兩個兒子,所以才有了這般安排。
李二的臉上掠過一絲尷尬,因為這個楊氏,原本是李元吉的正妃,也是隋朝宗室。
因為生得美貌,所以在玄武門事變之後,被李二這個當哥哥的納為妃子,並且在今年的年初,生下李二最小的兒子李明。
至於李建成和李元吉,哪裡是沒有子嗣,都是政變的時候,被斬草除根了。
李建成則被追封為息王,後來又在貞觀十六年,追贈太子,諡號為隱,所以後來被稱為隱太子。
今日在這種場合,李淵忽然提及此事,令李二心中也是一陣刺痛。
他重重點了點頭:“阿耶所言甚是,孩兒遵命。”
李淵也緩緩閉上眼睛,輕輕擺擺手:“吾倦矣,汝等且去,好自為之。”
這場祭祀,就在李淵的迷之操作中結束。
李愔腦子也有點發蒙,他同樣也搞不懂,自己好好的,怎麼就出繼給李建成了呢?
隱太子啊,整個朝廷內外,都是一個禁忌,人們甚至都會故意去避免談論。
梁王變息王,搞不懂,李愔也搞不懂。
這個息王,一聽就不咋地,是休息啊還是安息啊?
呸呸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