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也不是傻子,賈詡在告訴他們什麼,他們豈能不知?
“只要能為太師報仇,李傕願追隨將軍!”
“我等也是。”
李傕話落之後,三人同時說道。
他們倒是想要當家做主,但是,他們幾斤幾兩,卻也非常的清楚。
而且,張繡擺明了要做大。
這個時候還要反抗的話,那可真就是在找死...
“好,待大軍匯聚,直取長安。”張繡起身道。
“諾!”
在安排幾人下去之後,張繡便是又命人去調集他們守地的兵馬。
大概半月過去,張繡便是在隴西匯聚了二十多萬西涼士卒,其中,單單西涼鐵騎,便有七萬,還有比西涼鐵騎更強的三千飛熊軍,都歸納在了他的手下。
李傕、郭汜等人自然不敢有任何怨言。
畢竟,能活著就已經是不錯的了。
匯聚大軍之後,張繡並未馬上向著長安出兵。
而是將部隊打散,又混合,一些軍紀由老軍交代新軍。
並且高順、薛禮、劉錡、徐晃、都分別得到了統兵的機會。
高順最先追隨,除了五千陷陣之士外,張繡還安排給了他一萬鐵騎和一萬步卒。
薛禮和劉錡也算是‘勞苦功高’張繡一人給他們安排了五千鐵騎和一萬步卒。
而徐晃則是統率一萬西涼步卒。
他們沒有前往長安,而是向著各地去鎮壓,而他本人則率領所剩五萬鐵騎、三千飛熊軍、十萬步卒共計十五萬兵馬向著長安進軍。
李傕、郭汜等人自然就是帳前聽用了。
....
王允聽說西涼來犯,匆匆忙忙的召來呂布商議。
這些天,呂布也有些飄飄然,笑著說道:“司徒放心,此等鼠輩,就算數量再多又有何懼?至於那張繡,某家正好早就想要與他一較高下,這便帶人前去阻截!”
“好,有奉先在,長安無憂,陛下無憂。”王允大喜。
在他看來,呂布的確是很強大的。
有他率軍出征,自然是所向披靡!
而在這裡的陳宮卻是不這麼想,他清楚,呂布武藝是很強,但行軍打仗,依靠的可不是性格。
...
刀槍林立,軍氣森然,數萬西涼兵緩緩向長安方向駛來,戰旗林立,如同滾滾巨浪般翻滾。那一面黑色的大旗尤為醒目,旗面上繡著一個斗大的“張”字。
大軍前行的時候,一騎斥候從東面絕塵而來,稟報道:“稟主公,數萬長安守軍向我軍急行而來,打的是‘呂’字旗號。”
“有多少兵馬?”張繡問道。
“大概五萬兵馬。”斥候馬上回應道。
“看來,這長安城是空了。”張繡聞言嘴角上揚。
“主公,如此,只要糾纏呂布與此,派兵直取長安,方可一戰而定!”賈詡馬上說道。
“李傕、郭汜、樊稠、牛輔。”張繡點名道。
“末將在。”
四人聞言,馬上站了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