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讓他們這樣的,也就除了朱梓了,除了朱梓,不管誰來,都會被攔住。
朱梓擺了擺手,示意他們免禮,便跟在火器專家,走了進去。
剛走進火器工廠,迎面而來的,就是撲鼻的火藥味。
朱梓第一次來,還是有點不適應的,捂著口鼻,慢慢的跟在火器專家,朝著裡面走去。
兩人來到一個大門前,停了下來,火器專家來到了旁邊,拉下了開關後,門才緩緩的打了開來。
“殿下,這裡便是火繩槍的製作地方了,這些人,都是經過了教學,訓練之後,才上手做火繩槍的。”
走進去之後,火器專家也是指了指前面介紹道。
“不錯,火繩槍的庫存,有多少了?”
朱梓看著眼前,幾十個人坐在這裡,都隔著一段距離,互不干擾,但無一例外,都在坐著手頭上的事情。
一個多月的時間,能夠培養出二十多個人,學會如此製作火繩槍,這可沒那麼容易,要知道,瓊州的人,可都是零基礎的,甚至都不知道火藥是什麼,更別說製作火器了。
若非火器專家的專業水平強,可能還真搞不定。
不過這些都是次要的,他更想知道的是,離開的這段時間,一共造出了多少杆火繩槍,畢竟以後的戰鬥,有了火繩槍的幫助,他們的戰鬥力,將會遠超從前,戰損也能夠大幅度降低了,這才是最重要的。
火器,才是時代的主流,他們現在能夠將火繩槍投入戰鬥,絕對是走在世界前列的。
“由於材料的稀缺,以及這些製作火器的人,才學會沒多久,投入的時間不長,只有三百多杆火繩槍,放在倉庫之中。”
“如果能夠解決材料的問題,在培養一批人制作火繩槍,一個月做出一千杆火繩槍,不是問題。”
火器專家想了想說道。
主要的問題,還是材料太少了,這些人才剛剛投入到製作火繩槍的行列之中,還不夠熟練,速度也跟不上來,一個人最快的,也要三天做好一杆,慢一點的,要花上七八天都是有可能的,畢竟每個人的接受能力都不同,效率也會有所差異。
這三百多趕火繩槍之中,有一百多杆,還是他親手做的,剩下的,才是這些剛剛投入其中的人做出來的。
其中還有不少質量不能得到保障,被拆下來重新做了,最後滿打滿算,也才三百多杆火繩槍。
“三百多杆,我知道了。”
“火繩槍有了,那子彈呢?”
朱梓點了點頭,沉思了一會道。
火藥還是一個很大的問題,還有金屬,金屬的話,其實還好說,畢竟有些農民,是有挖礦的天賦的,再不濟,自己動手去挖礦,然後提煉,也不是不行。
但火藥的問題,還是很大,想要獲得火藥,他們可不能自給自足,只能靠朱棣幫忙拿到。
儘管朱棣現在的話語權不小,但火藥可不是什麼小事,況且朱棣在北平,能夠給的幫助,還是太小了,根本補不上量,這確實是一個頭疼的問題。
除非,他們拿到了火藥的製作配方,才也可能量產火藥,來達到自給自足。
可火藥的配方,哪是那麼好拿到的,都經過嚴加看管,更何況,他們這是瓊州,地處南方,能拿到火藥的可能性,就更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