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氏電影公司,於1958年在香江成立,由六叔擔任總裁,紹氏已生產超過一千部電影。
“紹氏兄弟”遵循的則是一條更為純粹的商業製片路線。
六叔一整套具有特色的經營理念中,“觀眾至上”論是其中心內容。
六叔很瞭解一般市民觀眾的心理,以及觀賞習慣和興趣,他審閱編導提供的故事劇本,以是否具有票房為取捨,因此“紹氏兄弟”在選材時都切準了市民觀眾的喜愛和情趣,選擇通俗性和娛樂性較強的題材。
“紹氏兄弟”的導演與明星是否受重用,也是以票房紀錄為依據。
1957年,內地黃梅戲電影《天仙配》在香江公映引起轟動,香江觀眾對黃梅調音樂如痴如醉。
這一現象更是引起了對市場高度敏感的香江影人的重視,六叔於是重用導演李翰祥拍攝了多部古裝題材的黃梅調電影,也是輝煌一時。
80年代紹氏兄弟公司年產量在20—30部之間。
之後,電視節目越來越精彩,搶走了大批電影觀眾。
生活節奏越來越匆忙,人們都沒有餘暇和閒情逸致上電影院。
以前的紹氏導演,一個一個的離開影城,然後,減產,甚至下來是停頓生產。
而紹氏大規模拍片的年代,代表了一個電影王國的美麗的記憶。
陳曉峰算算時間,紹氏也差不多走到盡頭了,不知道到時能不能拿下影線。
但自己還是需要未雨綢繆一下了,估計到時又是一筆大開銷。
“六叔,有什麼事情還是直說吧!這樣猜來猜去有點累啊!”
六叔也是笑了笑。
“好,那我就直說,不知道你有沒有興趣來紹氏發展!”
聽到這話,陳曉峰有點不好相信自己的耳朵!
你那裡什麼情況你不知道嗎?
“我是一個商人!”
聽到這話,六叔也明白了,沒有再說什麼,他知道自己給不了陳曉峰想要的價格。
陳曉峰也是試探的問了一下。
“聽說現在六叔都沒有怎麼管理電影公司了,不知道六叔有沒有打算賣掉院線呢?”
六叔聽到陳曉峰這話,也是有些吃驚。
“難道陳生想要買下我的院線?”
陳曉峰笑了笑。
“我是做電影的,對院線肯定有追求,你說呢?”
“可惜你現在還支撐不了你的野心,你沒有那個資本。”
陳曉峰擺了擺手,不可置否,現在確實沒有。
“人生總有一些意外,也是需要追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