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沒臺詞,又要表演到位,就全靠表情變化。
而且,這一場戲“靖王蕭景琰”的內心戲非常複雜。
首先,“靖王蕭景琰”和“林殊”是從小一起長大的摯友。
“靖王蕭景琰”的生母“靜妃”,曾經是林府的醫女。
兩個人的感情,就和兄弟一樣。
然而。
赤焰軍被佞臣誣告,被當成叛軍屠殺,在梅嶺全軍覆沒。
“林殊”作為赤焰軍的少將軍,僥倖活了下來,卻中了火寒之毒,面目全非。
之後的十二年時間裡,“林殊”就以“梅長蘇”為名,謀劃復仇。
由於當年的赤焰軍是被當做叛軍滅掉的。
這也就意味著,“林殊”是叛軍餘孽。
一旦皇帝知道“梅長蘇”就是當年的“林殊”,那麼“梅長蘇”必死無疑。
反派“夏江”指認“梅長蘇”就是“林殊”。
“靖王蕭景琰”得知摯友沒有死,本應該是震驚、狂喜,但又必須在皇帝面前,否認“梅長蘇”是“林殊”。
幾種情緒交織在一起,想要表演到位,難度可想而知。
王楷沒想到一上來就是整個劇本里,最難的一場戲,忍不住在心裡吐槽:果然沒有取錯的外號。
“可以開始了嗎?”方醒說著便將手裡的劇本遞過去。
王楷擺了擺手,說道:“不用劇本,我需要五分鐘時間。”
方醒點頭,然後朝一旁的副導演看一眼說道:“我們給他搭個戲。”
劇組裡的幾個執行導演、副導演,都有點戲癮,偶爾會在劇組裡演個龍套角色玩。
方醒和副導演站起來,走到場地中間。
過了一會兒。
王楷抬起頭,說道:“可以了。”
方醒看向副導演,示意他開始。
副導演立即戲精上身,一手拿著劇本,另一隻手抬起指著方醒,大聲念出臺詞:“他!就是當年與皇長子勾結謀逆,僥倖逃生的赤焰軍餘孽,赤焰主帥林燮之子,赤羽營主將林殊!”
由於這場試鏡的主角是王楷,監視器主要拍的是王楷。
至於副導演拿著劇本念臺詞,臺詞功底有多稀碎,都不重要。
在這句臺詞念出來之後,王楷臉上的表情開始出現變化,先是瞪圓雙眼,露出不敢置信的表情。
在“靖王蕭景琰”的認知裡,摯友“林殊”早已經死在梅嶺。
這也成了他和皇帝永遠解不開的心結。
然而,現在聽到“林殊”沒死,就是眼前的“梅長蘇”,第一反應確實應該是驚訝。
方醒站在旁邊一直盯著他的表情,對第一個表情變化是滿意的。
緊接著。
王楷臉上露出了一絲恍然大悟的表情,但很快又掩飾過去,繼續瞪大雙眼,保持震驚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