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公司,能夠連續出幾十首霸榜歌曲,和兩部熱播電視劇,絕對不只是運氣。
“所以,和方舟文化做對手,還不如做合作伙伴。
“我計算過了,現在方舟文化的估值,不會超過3個億,但再過幾年,就不好說了。
“也就是說,這就是一頭獨角獸。”
陳立鵬皺了皺眉,搖頭說道:“你想投資,也得方醒願意接受投資才行啊。”
馮雲彬聳聳肩說道:“這就看各位老總的本事了,方舟文化不想融資,可以想辦法讓他想嘛。”
在場的其他幾家投資公司老總,頓時若有所思。
陳立鵬卻皺了皺眉,搖頭說道:“方舟文化的經濟狀況我很瞭解,他們的主要營收來自歌曲和電視劇的版權收入。
“而這些收入,並不需要高額成本。
“歌曲和電視劇就是方醒自己製作的,電視劇投資就三四千萬,甚至不願意接受其他影視公司的投資。
“在這種情況下,方舟文化根本不需要融資。”
通常情況下。
一個公司在創業階段,最缺的就是資金,所以需要進行融資。
投資公司就是在眾多創業的團隊中,尋找有潛力的團隊進行投資。
透過很多輪的投資,將公司從草臺班子,一路頂到上市,然後收穫利益。
也可以在中途下車,賺取增值部分的收益。
因此,投資公司可以給任何公司投資,雙方都有意願。
事實上。
投資公司每天都會收到無數的融資計劃書,在創業市場裡,永遠不缺需要投資的公司。
但投資有一個前提,那就是被投資的公司,需要資金才行。
方醒的方舟文化,就屬於一個奇怪的公司,並不需要融資,也能發展得很好,而且發展得很快。
這完全不符合投資行業的常識。
在對付這種不肯融資的公司,資本就一點辦法都沒有嗎?
當然不是。
時代是不斷發展的,偶爾會出現一個新崛起的公司,運用全新的模式,快速崛起。
比如前幾年的共享理念,就是一種全新的模式。
不過,共享類的公司,前期需要大量的資金,快速擴大規模,佔領市場。
因此,這類公司,需要靠燒錢佔領市場,那麼融資就是必須的,沒錢就相當於什麼都沒有。
假設,有一個公司,迅速崛起。
資本想要分一杯羹,但這家公司不識抬舉,不接受資本入場。
這時候,資本會怎麼辦?
很簡單。
資本可以另外投資一個團隊,複製一家同樣的公司,透過燒錢,迅速佔領市場,把這家不識抬舉的公司,直接擠出市場。
這樣一來,這家公司只能破產了。
因此,新興的公司,大部分情況下,是沒辦法拒絕資本投資的。
資本有無數種辦法,弄死這些不識抬舉的公司。
而且,不是一家資本下手,而是無數資本一起入場,把這家公司生吞活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