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末日危機題材的電影,拍的不是末RB身,而是末日環境下,人類掙扎求存,和命運抗爭的精神和勇氣。
王禹濤主動請纓道:“方導,我想加入導演團隊。”
《知否》拿下年度收視冠軍之後,王禹濤作為導演之一,已經是聲名鵲起。
如果他願意,隨時可以在外面接到電視劇專案。
方醒挑眉道:“確定嗎?當副導演太屈才了。”
王禹濤一點都不含糊:“我對這個故事感興趣,我早就想拍深空宇宙,我喜歡那種無垠的畫面感,我想拍。”
方醒考慮一下,問道:“如果是一個電視劇專案,和這個電影專案,讓你選呢。前者的話,你拿導筒,後者不能。”
王禹濤挑了挑眉,只考慮了幾秒鐘:“我選這個流浪地球電影。”
他是有個人追求的,如果只是為了錢,當初方醒休息的那兩年,他就可以出去找電視劇專案單幹了。
方醒見他確實對這個故事感興趣,考慮片刻,說道:“那這樣吧。如果你確實對這個電影專案感興趣,你來的話,就是執行導演。”
執行導演不同於副導演,但又不是總導演。
這種情況在電影行業很常見。
越是大製作,用到執行導演的情況越多。
簡單點說,執行導演是一個比副導演更高的職位。
在片場,製片人和導演話語權最大,這兩個一般來說是製片人話語權更大一些,但如果這兩個職位起了矛盾,會很麻煩。
所以,預設製片人管錢,導演管拍攝。
在導演之下,就是執行導演話語權比較大,然後是副導演。
當然,如果主演是影帝,又或者當紅頂流,話語權也不小,但這種情況不能按常態來看待。
王禹濤一聽是執行導演,更加高興了:“好,謝謝方導。”
方醒也確實需要一個執行導演,特別是要親自演的時候,很多導演工作需要執行導演來做。
隨後,喬英紅問出了最關心的問題:“那投資預算大概是多少?”
這次拍的是特效片,肯定很燒錢。
喬英紅作為方舟文化的總裁,需要控制好專案的投入。
方醒直接回答:“初步預算5億,看具體拍攝情況進行增減。”
在拍電影這方面,方醒就凸出一個隨心所欲,反正就是把最好的效果拍出來。
要是最後預算不夠了,那就增加預算。
其他影視投資公司不投,那就自己投。
會議討論了《流浪地球》電影專案的籌備事宜,然後各部門負責人就開始忙碌起來。
投資部、製作部等等部門,幾乎是同時啟動。
像這個電影能不能拍?這個電影拍出來市場接不接受?
這些問題根本沒有人討論。
孫建奇還是第一次參加效率這麼高的理想會議,一個上午,5個億投資的電影專案就立項了。
甚至連完整劇本都沒有,就一個故事梗概。
而且,不只是專案籌備而已,連選角都幾乎是同時啟動的,最多晚幾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