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投資四五億的特效大片,開畫拿30%以上的排片都不奇怪。
不過,《瘋狂的石頭》只投資了8000萬。
從主演陣容來說,其中片酬不會超過2500萬,大部分的投資都用在了刀刃上。
其實,影視投資不是簡單的花錢拍電影。
這是一個投資專案,裡面門道很多。
即便方醒能用3000萬拍出《瘋狂的石頭》,也不可能只投3000萬。
因為蛋糕不好分。
一家公司發展到一定高度,資源交換是必然的。
因此,《瘋狂的石頭》是方舟文化領投,企鵝影業、貓眼影業等多家影視投資公司跟投。
如果是剛開始拍電視劇的時候,方醒經常是零片酬自導自演,因為沒有錢。
現在不一樣了。
方醒不拿錢的話,反而賬不好算。
所以,方醒擔任《瘋狂的石頭》導演、製片,直接拿1500萬加7%的導演分成。
這是大導演的頂格標準。
即便方醒還沒有在電影圈證明實力,但這個專案從立項開始,導演分成就是按照頂格標準來的。
這筆錢看上去就是左手倒右手,但必須得倒這一手。
至於投資方是否同意,那就不需要考慮了。
如果企鵝影業、貓眼影業不同意方醒拿頂格大導演的待遇,很簡單,別跟投就行。
這筆賬就是這麼算的,所以《瘋狂的石頭》8000萬投資,其實已經很保守了。
方醒之所以這麼有底氣,也是因為對《瘋狂的石頭》有信心。
換作其他影視公司,通常不會這麼玩。
一般的影視公司,都是儘可能的拉高投資,把專案做大。
方醒則不一樣,從立項開始,定了投資額度就是這麼多,想投的就投,不想投的不強求,甚至想多投一點都不行。
……
現在,方醒給企鵝影業開出20億的保底票房合同,對於一部投資8000萬的電影來說,有點驚人。
通常來說,一部投資8000萬的電影,不計算宣發成本的,總票房能達到3.2億,就基本可以收回投資。
因此,對電影行業來說,一部8000萬投資的電影,開出20億的票房保底,簡直是天方夜譚。
而且,20億還不是方醒的上限,如果張長峰能夠拿到更高的排片,還敢喊更大的數字。
這種底氣,讓張長峰驚歎的同時,也很疑惑。
雖然保底票房,可以暴漲企鵝影業的利益,但是這個專案要是做失敗了,還是會對他在公司的領導力產生影響。
因此,張長峰再次問道:“方老弟,你確定沒開玩笑?”
方醒點頭答道:“我確定,我直接說吧。我現在只看排片籤合同,如果張總不看好我的電影,沒關係。我去找盛榮談,20億的票房保底,應該能讓盛榮把所有排片都給我。”
盛榮電影發行公司,是國內三大電影發行公司之一,手裡的排片資源也能到20%以上。
有競爭才有壓力。
張長峰終於聽懂了方醒的意思,這是對排片開始亮劍了,開出20億的天價保底,就為了排片。
作為競爭對手,張長峰太瞭解盛榮了,如果方醒真的開20億的保底,盛榮肯定會同意。
張長峰這下更加為難了,到底是要《半路出嫁》,還是要《瘋狂的石頭》?
企鵝影業手裡的排片資源就那麼多,給了《瘋狂的石頭》,紛繁娛樂的《半路出嫁》肯定會去找其他發行公司合作。
當然,也有另一個辦法,那就是讓其中一部電影改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