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搶不到票的網友,紛紛開始湧向倪虹丹的專區,去看剪輯好的金色大廳介紹影片。
憑藉這次維也納金色大廳之行,倪虹丹又收穫了十萬關注。
全網的樂評人開始嗅到了流量的味道,也開始計劃下週前往曼徹斯特參加音樂會。
不只是樂評人,旅遊UP主也看到了商機,開始安排曼徹斯特一日遊,將陸湘兒在布里奇沃特音樂廳納入旅遊的一環。
還有很多娛樂媒體,也盯上了布里奇沃特音樂廳的音樂會。
接下來的一週。
陸湘兒繼續練琴,然後在12月26號,飛往曼徹斯特,第二天和維也納愛樂樂團進行排練,為28號的音樂會做準備。
28號上午,方醒陪陸湘兒在布里奇沃特音樂廳彩排。
彩排結束,準備回酒店休息的時候。
方醒兩人被國內過來的娛樂記者堵住進行採訪。
記者:“方醒,有報道說,金色大廳演出很成功,你對那場演出滿意嗎?”
方醒點頭答道:“很滿意。”
記者:“那麼金色大廳的音樂會,能收回成本嗎?”
聽到這個問題,方醒皺了皺眉。
其實,金色大廳那場音樂會,收回了成本,而且還小有盈利,但盈利不多。
門票的銷售額是70多萬,除去金色大廳兩天總共30萬的租金,以及售票渠道的分成和維也納愛樂樂團的報酬,還剩10萬左右的盈利。
不過,這沒有計算方舟文化宣傳資源,還有陸湘兒本人的報酬。
音樂會本身確實不怎麼賺錢。
當然,音樂會的真正價值,也不是門票的盈利。
能夠收回成本,就已經很成功。
不過,今天在曼徹斯特的布里奇沃特音樂廳辦音樂會,成本提高了。
因為維也納愛樂樂團需要從奧地利,飛到曼徹斯特演出,機票和酒店的支出也是一大筆錢。
所以,布里奇沃特音樂廳的這場音樂會,基本沒有盈利。
其實。
如果想要節省成本,找曼徹斯特當地的交響樂團合作,可以節省很大一筆支出。
只不過,《梁祝》現在還是不是世界名曲,並不是每個交響樂團都能演奏。
所以,目前只能和維也納愛樂樂團合作。
如果換成其他沒多少名氣的樂團,成本確實低了,但根本達不到方醒想要的目的。
盈不盈利從來都不是重點。
方醒也沒有過問音樂會是否盈利這個事情,這是公司財務的工作:“這個問題我不清楚,只要觀眾喜歡就好。”
記者:“有人說你是砸錢給女朋友鍍金,你對這個說法怎麼看?”
方醒笑了笑答道:“與其說給她鍍金,還不如說我想給我們自己的樂曲鍍金。”
其實,舉辦音樂會的初衷,就是要讓《梁祝》走出國門,讓全世界都熟悉這首曲子。
如果非要用“鍍金”來形容的話,方醒倒也不否認。
而這一切的目的,都是為了明年的柴可夫斯基國際小提琴大賽。
不過,這些事情,沒必要和記者解釋。
記者轉向陸湘兒,問道:“陸湘兒小姐,你是我國以主樂器登上維也納金色大廳的演奏家裡,最年輕的一位,你對此有怎麼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