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屋裡眾人招待幾位貴客的時候,包田氏帶著包大力、包新力兩個兒子、兒媳、孫子孫女們僱了一輛牛車趕到了,包氏把孃家人帶來的賀禮送到上屋對陶氏說了一聲,見上屋人太多,便直接把孃家人招呼到自己的西廂房坐著。
“啥?親家到了,那我得趕緊看看去。”
老太太在這裡聽著穆大娘跟果兒兩個文縐縐地你來我往,看著箱子的綾羅綢緞,老臉都快笑僵了愣是不知道說些什麼,現在聽包氏說她老孃到了,如聞天籟,忙不跌穿鞋下炕。
“那啥,你們坐,我去外頭招呼親家去,果兒,別怠慢了貴客。”
說著快步出了上屋。
西廂房裡坐著包田氏一個。包大力、包新力幾個男人一來就直接叫人把他們領去新宅那裡幫忙,趙氏和楊氏兩個媳婦在院子裡轉了一圈也跟著過去看熱鬧。
“親家來啦,有日子不見,我看老妹妹你還變得年輕一些了呢。”
陶氏看見包田氏忙笑著打招呼,脫了鞋子上炕,順手指揮包氏到外頭去招呼人,這裡有她陪著包田氏就好,兩人可以正常說說話,這才是她應該招呼的客人嘛。
上樑的時辰快要到了,新宅那邊派了個人過來說了一聲,姚家眾人陪著客人們一路去了新宅。
上樑作為蓋房裡面最重要的一道程式,自然是要在親朋好友的見證下完成才行,新宅院子裡,早已準備好了成串的鞭炮,擺放著幾個鋪著紅布的禮盒,上面一次堆放的是一會兒要散出去的糖果、點心等零食,還有幾串銅錢,用醒目的紅繩幫著放在最前面的禮盒上。
“上樑嘍——”
隨著醇厚的聲音傳來,主屋處十幾個漢子抬著紅布裹著的粗壯大梁一步步往前挪去,不一會兒就聽見鞭炮聲響起。
早有村裡安排好的人端起禮盒上的糖果、點心還有零錢,不斷往房樑上面扔。
站在上面的漢子們一個個嘴裡吆喝著“往這兒扔、往這兒扔”,一邊出手敏捷地接住扔上來的好東西,塞進懷裡再接著接。
院子裡也不閒著,執事的人端著禮盒給圍觀的親戚和村民們發糖果點心。
姚鐵柱抓起一把銅錢,使勁朝院子空曠處一扔,大人小孩連忙蹲下來撿拾,大家嘻嘻哈哈擠成一團,末了再比比誰撿的銅板多,這樣的場面圖的就是一個熱鬧。
當然不是所有蓋新宅的人家都會撒銅錢,姚家如今富了,撒的是一份體面。
一連串鞭炮聲、吆喝聲中上樑完成了,預示著姚家的新房修建完工。
當然這時候的新房就相當於現代沒有裝修的毛坯房,後期還需要一系列的工序要完成,等真正弄完入住進去,怎麼也得一兩個月的時間。
上完梁就等著開席吃飯了。姚家的席面設了兩個地方,新宅的院子裡擺了足有十幾桌,招待所有的工匠、村裡的鄉親們,姚鐵柱帶著四弟和子侄們留在這裡招呼;
老宅這邊的幾桌則用來款待親戚朋友,和村裡有頭臉的主事人,姚二柱跟姚三柱兄弟倆回來作陪。
老宅這邊客人不是很多,院子裡一次擺了六席,飯菜在新宅那邊做好,村裡幫事的婦人們用托盤端過來的。
主位席上依次坐著張掌櫃、穆大娘、姚誠義、姚慶義、村長姚福田等幾位德高望重的人物,姚老爹、姚二柱作陪,果兒也做在主桌上,陪著穆大娘這位女客。
幾輪酒下肚,張掌櫃說起琉璃的事:“上次果兒姑娘跟我們張記訂購的那批琉璃,估計最多半個月左右就能運回來了,用的是我們張家的夥計,諸位就放心吧,到時直接給你們拉到新宅那邊卸貨,保證不會損壞一塊琉璃。”
姚老爹和姚二柱一聽忙又拱手感謝:“真是太麻煩張掌櫃了。”
張掌櫃:“咱們這關係,說謝的話就見外了。”
姚福田一聽琉璃兩個字,咂舌道:“怎麼,你們竟然還買了琉璃?那玩意兒可不得了,按到窗戶上是透明的,人在屋子裡能清清楚楚看見外面,價錢可不是一般的貴,嘖嘖嘖,三叔,侄子在這兒恭喜您了啊!”
姚福田衝姚老爹拱手,姚老爹謙虛地連連搖頭。
“那是!琉璃,就說咱這十里八鄉誰家能有這玩意兒,我看就是大地主王家也未必......哎呦!”
姚三柱連喝了幾杯酒下肚,正翹著大拇指說得起勁,桌子下不知被誰狠狠踢了一腳,疼得他哎呦直叫。
不等他叫喚完,姚老爹拿起筷子扔了過去,正砸在姚三柱腦門上。
“剛喝了二兩酒就不知道你姓啥了,滿嘴放炮你找抽是不?”
姚老爹盯著這個不省心的兒子狠狠罵了一句,若不是跟前有人,他已經脫了鞋子抽過去了。
“得得,我不說了,不說了行不?”
姚三柱懊惱地舉手投降,拿起筷子低頭專心吃起菜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