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要去府城哪?那就叫你爹親自送你去。」.z.br>
姚二柱:「娘放心,兒子都安排好了,就等著三林考過的訊息。咱家在府城有鋪子,到了以後不用
住客棧,到時候收拾出來一間安靜的屋子給三林,孩子他娘還跟著去,伺候他一日三餐,三林只管專心考試就行。」
三林忙道:「不用了,其實這回縣試,我娘都不用專門過去照顧我的,我都這麼大了自己能行。」
劉氏還沒來得及出聲,陶氏第一個不願意:
「你才多大?還是叫你爹孃都跟著,我們也放心,你只管好好考試就成了。」
三林撓了撓後腦勺不再做聲,心裡打定主意等去府城的時候絕對不要娘跟著。
姚二柱想起一事問道:「對了,文安考得怎麼樣,這次你們倆一塊兒考的縣試,還不知道文安的成績呢。」
二爺爺家的孫子姚文安雖然跟四林一般大,可人家很小就開始上私塾,所以今年跟三林一起考的縣試。
三林:「文安也考過了,考了第七十九名,所以這次去府城考試我們倆還能結伴同行。」
姚二柱:「那就好,到時候叫文安也住在咱家鋪子裡,互相也有個照應。」
因為很快要去府城,三林這段時間就不用去學館,先生提前給他佈置了很多功課,要他在家裡抓緊時間溫習,不用跑來跑去。
三個小的放了兩天風,休沐一結束被大人耳提面命一番,又被送去城裡繼續讀書。有了三林這個好榜樣,三個小的以後也要更加刻苦才行,到時候一門四個秀才、舉人,那可是了不得的光宗耀祖。
家裡喜慶的氣氛還沒下去,皂兒的丈夫陳昇突然上門,跟大家帶來好訊息,皂兒懷孕了。
這下可把大家高興壞了。何氏更是喜得忙不迭在家裡收拾了好多吃食跟衣裳布料,準備跟著姑爺一同去親家看閨女,陶氏給攔住了。
「你也是高興糊塗了,誰家下晌還出門走親戚?」
婆婆一句話提醒了何氏,對呀,這會兒都下晌了,走親戚是有規矩的,只好跟陳昇說明天一大早再過去,又留他吃過晚飯,陳昇手裡拎著丈母孃塞的大包小包回家了。
翌日一早,何氏抓了幾隻活雞活鴨,一籃子雞蛋、鴨蛋,自家暖棚裡剛摘下來的新鮮菜蔬,這些菜蔬莊稼地裡剛播種下去還沒長出來呢,這會兒拎過去自然都是稀罕的好東西。
還有廚房裡一大早做出來的幾樣可口的點心,林林總總收拾了一大堆,這才心滿意足坐上馬車去陳家看閨女,包氏愛熱鬧,竟也跟著去了。
兩人在陳家待了一天,看著陳家人把皂兒伺候得好好地這才放心回來。
何氏喜滋滋地跟姚鐵柱說:「咱皂兒是個有福氣的,現在懷了孩子,等以後生了兒子在婆家的日子就更好過了。」
姚鐵柱也高興:「這就好,親家為人不錯,你也不用總是惦記著過去看閨女,去得太勤了惹親家心裡亂想就不好了。」
何氏白了他一眼:「我當然知道這個理兒,這不是皂兒剛懷上我心裡放不下麼,以後肯定不會經常去,不過,我瞧著皂兒害喜好像有些嚴重。」
說到這裡,何氏眉頭稍稍皺了一下,今天她跟包氏在那裡待了一天,女婿陳昇的表現她是滿意的,臉上的笑就沒消失過,對女兒也是噓寒問暖,殷勤得不得了。
可是皂兒那個婆婆似乎架子板的有些正了,不過也說得過去。
包氏也在跟果兒說著陳家的事。
「皂兒懷孕了陳家人當然高興,陳昇今天一天都沒出家門,見皂兒害喜得厲害,急的跟什麼似的,呵呵呵。
就是陳家那個婆婆,一看就是個重規矩的,見兒子一直圍著媳婦打轉那臉上的喜氣就打了折扣,幾次催陳昇出去忙自己的。還說什麼女人懷孕都這個樣,她當年比皂兒吐得還要厲害,怎麼怎麼的,說得好像皂兒太嬌氣似的。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