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走夫人路線,讓我娘跑一趟,求見縣令夫人,帶上咱家的嫩玉米請夫人嚐嚐鮮,說不定夫人嘗過咱家的嫩玉米心裡喜歡,下次還想嘗呢?那這事就好辦了,中間這話怎麼說,娘應該沒問題吧?」
包氏一聽讓她去見縣令夫人,立馬爽快地拍著胸脯道:
「沒問題!放心吧,求見縣令夫人的事包我身上,正好我打算明兒去鋪子裡看看,兩件事一併辦了。」
眾人一聽都覺得這法子不錯,既能讓縣令大人知曉這事,還能跟縣令夫人拉上關係,又是好事一樁。
包氏問道:「閨女,明天你要不要跟娘一塊兒去?」
果兒搖搖頭,她現在對於拜見這些深宅大院的貴夫人沒多少好感,有人能代勞的事,她就不摻和了。
翌日,包氏帶著兩筐嫩玉米坐著馬車往縣城去了。
包氏進城後先去的烤鴨鋪,正好姚三柱也在鋪子裡,見自己媳婦過來忙呵呵笑著迎上前道:
「呦,正想著我媳婦兒咋這麼長時間還不過來看看,心裡正惦記得慌,可巧我媳婦兒就來了。」
說著伸手去服包氏下來。
包氏嗔了他一眼道:「油嘴滑舌,我不在跟前你心裡指不定多自在呢。」
兩人插科打諢幾句,包氏也不要車伕幫忙,指揮自己男人從車上搬下一筐嫩玉米送進後院去。姚三柱看著這筐綠油油的玉米棒子納悶道:
「玉米熟了?不是說到秋後才能熟的嗎?」
包氏又嗔了他一眼:「你懂什麼呀,這是嫩玉米,特意帶來給你們嚐嚐鮮的,保管你們吃了還想吃。」
兩人進了後院,姚四柱也出來見了三嫂,包氏把她進城要辦的事情簡單跟兄弟倆說了,又叫來做飯的廚娘,跟她細細囑咐一遍這玉米怎麼煮熟,囑咐她等幾個林下學回來煮給他們吃,然後重新坐上馬車急急火火趕去縣衙後院求見縣令夫人去了。
到了縣衙後院,叫開門,包氏對守門的婆子說明來意,又上前塞了幾個銅板,那婆子便叫她們先等著自己進去通報了再說,等那婆子再回來,便開門放包氏進去了。
下晌包氏便從城裡趕回村裡。
包氏坐下後迫不及待地跟大家講起來:「事情辦妥
了。」
一時眾人的注意力都被她吸引過來,包氏慢條斯理喝完一杯涼茶,掏出帕子擦了擦額上的細汗,然後略帶得意地跟眾人慢慢說起來:
「我見到縣令夫人了,嘖嘖嘖,真不愧是官夫人,那氣勢,那派頭,往那兒一坐就是官夫人的架勢。
不過跟我說話挺和氣的,跟我拉了好一會兒家常,話趕話的就說到玉米的事了,我把帶過去的嫩玉米送上,告訴她這東西好吃的緊,在城裡的大酒樓賣的可貴了。
夫人聽了當即叫伺候的下人帶去廚房煮了幾個,嚐了以後直說好吃,還說要把剩下的送去湖陽給她閨女嚐嚐,沈小姐如今正好有了身孕,送些新鮮吃食過去給她開開胃。」
果兒眼睛一亮:「沈姐姐懷孕了?這可是件好事。」
包氏:「可不是,沈小姐都嫁過去這麼長時間了,好不容易懷上一胎,縣令夫人高興的跟什麼似的,還跟我說起你們倆當初怎麼要好來著,還給我問起你的事情,問我你有沒有說婆家,我看那樣子八成是想給你保媒呢,呵呵呵。」
姚二柱見包氏話題開始扯遠,不由插話道:
「三弟妹,咱家賣嫩玉米那事你跟縣令夫人咋說的?」
包氏思緒又被拉了回來,說道:
「實話實說唄,夫人直誇嫩玉米好吃,還問我怎麼種出來的,說話間我就把這事說出來了,還求夫人跟縣令大人說說情,十八畝地咱們只劃出來三畝賣,那十五畝地收成堅決不會動,鐵定一根玉米都不會少。
夫人說不過小事一樁,這玉米本就是我們家自己種的,只要不耽擱縣令大人吩咐的正事,別的叫我儘管放心,她會跟縣令大人說的。」
包氏越說越得意,拉著幾個妯裡接著聊起跟縣令夫人那些事兒。
果兒則想起那個熱情單純的縣令千金沈瑩瑩,也是沈默的表妹,從她嫁人以後兩人就再也沒有見過面了。去年她跟著二伯去湖陽的時候,原本打算等生意上的事告一段落,便上門去見一見的,可惜當時因為跟張家的事弄得很不愉快,讓她無暇顧及其他而匆匆離開,並沒有登門拜訪。
現在,聽娘說縣令夫人想要送女兒嫩玉米,果兒心裡一動,不如明日掰些玉米派人即刻送往湖陽給沈姐姐,縣令夫人送是孃家的愛護,她這邊送的就是小姐妹之間的情分了。
沈姐姐正懷著身孕,嫩玉米這東西是粗糧,營養豐富,在前世是公認的保健佳品,正適合孕婦的口味。
只是這玉米不好儲存,天氣又熱,掰下來即使裹著青皮也儲存不了幾天的新鮮度,再往後味道就差勁多了,所以要送的話就得派人快馬加鞭送過去才行。
除了沈姐姐,長陵的那幾位也不能忘了,都要送一些過去的,還有......
果兒越想需要送的人越多,哎呀,這麼多需要送的,得少掙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