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兒坐在馬車裡,無聊地聽著她娘和李成說話,馬車上顛簸,想要看書打發時間都不行,除了跟人說說話也沒有別的消遣的辦法,心裡開始琢磨起回家種玉米的事。
到了中途歇腳的小鎮,車伕是跟著姚二柱來往過幾次的老人,熟門熟路把車停在經常歇腳的客棧前打算去訂房間,李成麻利地跳下馬背,把馬繩丟給迎接出來的店小二大步走進客棧。
掏出一錠銀子放在櫃檯,李成朗聲對掌櫃的道:「定三間上房,一間通鋪。」
不等掌櫃的說話,後面的車伕忙跑上前來阻攔:
「李大人萬萬不可,出來時我家二爺給過我住店的銀子了,不用您破費。」
包氏跟果兒也走了進來,包氏一見這陣勢也上前道:
「是呀李大人,你一路護著我們,這吃飯住店和該我們來負責才好,哪能要你掏錢呢?真是折煞我們了,呵呵呵。」
說罷包氏上前麻利地拿起桌上的銀子往李成懷裡塞,李成見狀也不爭搶,又去吩咐小二把選單拿出來準備點菜。
果兒無語地看著三人為誰付銀子你爭我搶,那車伕是姚二柱提前囑咐過的,見這位大人跟自家太太明著搶他的活計,急的腦殼上都冒出汗來了。
接下來的兩日幾人的相處方式依然如此,每到一處歇腳的地方必是一番你爭我搶,客氣的不得了,等到了萊陽地界,三個人倒是比出發前熟稔了不少,車伕感慨地對李成道:
「李大人,我還真沒見過像您這麼平易近人的當官兒的呢,您這樣的人品一準兒官運亨通,飛黃騰達!」
包氏此時對李成印象已經很好,聽他這麼說也湊趣道:「那是肯定的,李大人一表人才又有本事,肯定前途無量。」
李成謙虛地擺擺手,啥量不量的,能給嬸子留下個好印象,他就知足了。
李成一直把他們送到上姚村口,這才依依不捨地告辭,打馬離去。
到了家門口,果兒便叫人把車上那袋玉米種子搬下來,給她送到東跨院去,這東西來之不易,在播種前她要親自看著才放心。
春耕已經開始了,姚鐵柱帶著人先把莊子上的地都種了下去,剩下村子那些地,打算這兩天就開始播種。
主院裡,全家人圍坐在一起,好奇地看著果兒擺放在桌子上的一盤子玉米種子,半天沒人吭聲。
聽侄女口若懸河說了半天,姚鐵柱將信將疑地開口問道:
「這......玉米真能當糧食?」
「當然!」
果兒肯定地點點頭。
姚老爹也遲疑地道:
「這玩意兒......咱見都沒見過,真的能吃?」
果兒再點頭。
姚老爹皺著眉頭思量半天,又問道:
「就算能吃,可是咱從來沒有種過,萬一要是種不出來......」
姚老爹實在擔心,孫女把這盤種子誇得跟朵花兒似的,不就是想勸他們拿出十幾畝地去種這種從沒見過的東西,萬一要是種不出來,那地可就白瞎了,那得耽擱多少口糧?想想姚老爹就心疼的不行。
果兒:「爺,不會種不出來的,這可是沈大人特意從京城弄回來的金貴種子,加上上次送來的,一共四十多斤呢,按一畝地兩斤半種子的話,只要十八畝地就夠了。」
果兒對於種植玉米很有信心,且不說前世她親自種過,這東西本身就很好種植,不但耐旱、耐寒、還耐貧瘠,換句話說就是不挑地方,好養活,給點兒生存空間就能生根發芽,只要稍微勤快一點兒,完全不必擔心種植不成功。
只是眾人一聽她說十八畝地心裡俱是一顫。
姚鐵柱
試圖再勸:「果兒,種地的事你不懂,先不說這玩意兒能不能種出來,就算種出來要是不能當糧食吃,那可咋辦?」
果兒明白要想讓長輩們一下子騰出十八畝地,來種植他們從未見過的東西確實困難,只能清清嗓子接著勸道:
「種玉米其實不難,咱家常年種地肯定能種出來,人家沈大人也說了,這玉米在京城有人吃過,即有人吃過那就不用擔心。」
眾人還是一副將信將疑的樣子,果兒看了一圈不禁有些挫敗。
姚二柱開口道:「爹,大哥,我看要不就聽果兒的,騰出十八畝地種玉米,果兒都說了,這玉米能吃,既然能吃咱還怕啥?種子撒下去總有收穫,不會浪費地的。」
姚老爹不成想老二竟然也支援,不由狠狠瞪了這兒子一眼,十八畝地,萬一要是種不出來,這得耽擱多少糧食呀!
果兒知道萬事開頭難的道理,何況是土地當做命跟子的莊戶人家,於是她打算退一步。
「爺、大伯二伯,要不這樣吧,咱家拿出十畝地,剩下的我跟我娘說好了,種到桃花村那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