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讓果兒有些始料未及,還以為過年興許能見到他呢,他是親舅舅沈大人乃萊陽知縣,過年總得到舅舅家來拜年的。
果兒低眉繼續看下去,信中提到上次送過來的肥羊,果真如果兒猜想的那樣,暫時找不到合適的商隊往返跑肥羊生意,所以要想開酒樓做大涮羊肉的生意,目前不太好辦。
不過沈默在信中提到一處地方,說是離長陵不遠的橫山地區,那裡山大溝深,草木肥沃,當地不少農戶以養羊為生,那裡的羊肉比起其他地方滋味鮮美不少,等他回來的時候捎上一些送過來。
若是此地的羊肉可以的話,那就不用費力組建商隊,千里迢迢從北地草原上販羊過來了。
此法甚好,果兒暗暗點頭。
接著又解釋了玉茭(玉米)的事。當初果兒託二伯送過去的單子上順便問了幾句,她很好奇這東西是從何處得來的。
沈默在信裡寥寥數語解釋,此物乃是京城大戶人家後花園種植的觀賞植物,據說是幾年前從海外引進來的種子,他瞧著新奇,便弄了幾根送給她玩的。
觀賞植物?果兒揉揉眉心,記得以前好像看過一本書,說是古代最初的玉米明朝時期從海外運進中原,起初並不是作為糧食來種植,而是被達官貴人當做一種稀罕的觀賞植物,種植在自家花園裡供人欣賞的。
因為玉米這個東西自身成長的規律,只有大量種植才能彼此互相傳遞養分,長勢旺盛顆粒飽滿,而被種在花園裡用來欣賞的玉米,大多隻是稀稀疏疏種在巴掌大的地方,等到玉米成熟的季節所得到的果實自然沒有多少,且大多都是乾癟的。所以最初很多年,玉米的食用價值一直不能被髮掘。
真是太可惜了!不過現在既然到了她手裡,自然不能跟古人一樣暴殄天物。
玉米可是一種高產量且耐寒的糧食作物,一旦種植成功,絕對是一件了不得的民生大事,至少能解決老百姓一部分的溫飽問題,想到這裡,果兒不禁心裡燃起一把火,激動得攥緊了小拳頭。
前世的她從小在鄉下跟著爺爺奶奶種田,玉米這東西是每年都接觸的,所以要想重新種植起來對她來說不是難事,等到明年春季,就先從自家這一畝三分地上開始試種。
想到激動處,果兒乾脆跳下炕,開啟櫃門從裡面拿出一個袋子開啟,把放在裡面的幾根玉米棒一一取出來細看。
顯然這幾根玉米是沈默特意挑選過的,個頭不
算小,上面的顆粒還算飽滿,果兒暗暗吸口氣,把玉米全部拿出來,開始一粒粒小心地剝下來。
七八根玉米棒不一會兒就剝完了,去掉不能用的一些乾癟顆粒,竟也剝了小半袋子,提起來掂了掂,估計能有個兩三斤的重量,這麼點種子只能種一畝多一點的地,怎麼夠?
想起沈默最後在信裡說的,若是有什麼事可以寫信給他,將信送到萊陽驛站就行,那裡有專門往各地軍營送信的信差。
果兒咬著嘴唇思索著,要不要厚著臉皮再跟他討要一些玉米,這樣來年就可以多種一些了。
沈默是跟著莫大將軍的隊伍回京的,時光荏苒,據他上次離開一晃便是兩年,這次回來,沈默並沒有跟著莫大將軍進京,而是隨隊伍駐紮在京外駐軍大營。
安頓好駐地後,接下來的日子便閒適一些,趁著不是很忙,他先去了京城郊外不遠的紅葉寺。
這次回來他有幾件重要的事情要辦,最主要的一件就是打算把他母親的墳從寺廟遷出來,護送回萊陽,讓母親魂歸故土。
這是母親臨終前交代過他的,當時他勢單力薄,因為伯府種種干擾未能如願,不得不將母親的棺槨孤零零下葬於郊外紅葉寺,這次既然回來,就將此事辦妥,以告慰母親在天之靈。
幾年前義無反顧從伯府離開時,他的父親,晉安伯赤紅著臉告誡他一旦踏出伯府,就永遠不準再回去,他就當從沒有這個兒子。
這句話沈默直到現在猶記於心,他曾暗暗發誓,此生若再回伯爵府,便是為親生父親祭靈之時。或許,即便到那個時候也是回不去了吧。
如今再次回到故地,沈默心中已無半分漣漪。既然回來了,便趁此將母親的墳遷回去,從此再無牽掛。
莫府,莫百行在前廳擺酒招待自己的幾名心腹手下。
酒過三巡,莫百行放下手中杯盞一臉肅穆道:「本將軍在外幾年,這次如果不是因為彭老元帥大力舉薦,這種時候真的不想回京,本將軍寧願血戰沙場馬革裹屍,也不想呆在這京中安逸之地看他們窩裡鬥。」
大將韓當接話道:「將軍不必煩心,彭老元帥能舉薦大人,這應該是您重新起復的好時機。」
莫百行點點頭,看向三人反問道:「朝廷要對北狄全面迎戰了,你們以為這次為什麼招我回京述職?」
沈默其實已經猜到了幾分,但還是問道:「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