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女子沒有任何地位的時代,女子只能依附於男子生存,除非家族實在沒有可以依靠的男子,才有可能被允許立女戶。
可是也不是所有沒有依靠的女子都能自立女戶,這其中還是有很多苛刻的條件,要走更多的官府程式,甚至有的地方女戶需要承擔的賦稅都超過了正常的男戶,就是為了杜絕女子想要獨立做主的心思。可往往不論哪朝哪代,都有那些不甘屈服,拼了命也要掙脫身上束縛,願意自立門戶的女子。
麥穗的幸運在於她有真心疼她的爹孃、哥嫂可以依靠,不用她事事出面,在村裡交了錢劃好宅基地,沒多長時間她跟女兒的戶口就落了下來,女兒吳小草正式更名為姚香草。
考慮到麥穗家裡就母女兩個人,兩兄弟特意替她挑了一處村裡別家不要了的老宅基地,這樣的宅基地往往就在村子裡,兩邊都有現成的鄰居,這樣更加安全一些。
姚家挑中的這塊廢棄不久的宅基地位於村南,是村裡一戶人家嫌住的宅子年久失修,便在村裡重新買了一處大的宅基地,而原有的這個院子就由村裡收回了,抵了一部分的宅地錢。
像這種以舊宅子抵錢的情況在村裡並不多見,只要有,很快就有人願意出手買下來,所以在價格上往往比劃新的宅基地還要高一些,可對於麥穗來說這筆錢實在不算什麼,所以很快交了銀子,辦完了手續。
趁著秋收結束,家裡的長工大都閒了下來,姚鐵柱帶著人開始夜以繼日替妹妹蓋房子,修整新院子,忙活了快兩個月,終於在第一場大雪下來之前把一切都建好了。
麥穗的新家並不大,是個方方正正的小四合院,但是在果兒等一干小輩們的熱心參謀下,整個院子建起來後顯得很是賞心悅目。
材料用的是跟姚家大宅一樣的青磚黑瓦,院子裡大部分的地方鋪上了青磚,四周的院牆特意加的高高的,後院裡按麥穗的要求,闢出來半畝地的菜園子,兩邊還壘了雞窩跟放置閒物的柴房。
主屋是一溜三間大瓦房,兩邊還各有三間的廂房。按麥穗的想法,將來給小草招個上門女婿,再生下孩子都不用再蓋屋子了。
現在正值冬季,院子裡除了新栽上的幾棵光禿禿的皂莢樹,柿子樹樹,再沒有別的植物,可麥穗給院子裡幾個角落都留了巴掌大的一塊地方,只等明年春天再栽上一些花花草草,還有後面的菜園子,只要好好收拾,到時候整個院子一定會大變樣。
眼下天氣正冷,新宅子剛剛修好還需要晾一段日子才能搬進去住,所以麥穗跟女兒年前還住在老宅裡,等過完了年,明天春暖花開後再搬進去住。
忙完了麥穗的事,離過年也不遠了,果兒跟著皂兒和莢兒去了一趟大丫家,給大丫送添妝。
大丫跟張虎子的婚事準備在過年前就辦了,兩家這些日子正忙得不可開交,果兒還聽說前陣子張虎子家跟村裡某戶人家換了院子,大約是為了離大丫家更近些,以後便於互相照顧吧,真看不出這張家人對這門親事這麼上心。
果兒心裡這麼想著,便隨口問了出來。
皂兒跟莢兒兩個腳下一頓,皂兒看著果兒道:
「果兒,待會兒到了大丫家,你可別提虎子家換院子的事,等回去了我再跟你慢慢說,其實,這不是什麼好事。」.z.br>
果兒聞言一愣,但見馬上就到大丫家門口了,便識趣地點頭稱是。
傍晚時分,大丫家裡還挺熱鬧的,果兒姐妹到的時候,正碰上村裡幾個要好的姐妹也過來送添妝。
鄉下人互相送添妝比較簡單,關係一般的往往都是幾個棗饃,幾個雞蛋就可以,家境實在不行的就在自家菜園子裡揪幾把時令蔬菜,也沒人會說什麼。
關係好的則具體
看自家的條件,不外乎是一塊尺頭、一對枕巾、桌布、門簾之類的繡品。關係要好的小姐妹們之間,往往送的是自己繡的鞋墊、帕子之類,盡到自己的心意就是。
果兒對大丫姐妹的印象不錯,這兩年她們姐妹一直給自家幹活,本本分分,最重要的是嘴巴還緊,不該說的從來不在外面亂說。
作為小姐妹,果兒一時想不出自己該送些什麼,問了皂兒跟莢兒,姐妹幾個一商量乾脆合在一起送,便準備了一對鑲著珍珠的絹花,一套床上用品,包括枕巾、被套還有床單等,都是上好的布料。
這樣的添妝一拿出來,在小姐妹中間自然是獨一份的,看得大家人人羨慕。果兒笑眯眯地跟大家說,只要是她們家作坊的小姐妹,將來出嫁她們都會來添妝的,一句話說的小姑娘們興奮地小臉通紅。
當然,這只是果兒幾個小姐妹送的添妝,姚家作為大丫跟虎子兩家的東家,還另外給兩家送了三十斤米麵、一扇豬肉,另外還各添了一份禮錢,兩家人心裡感激地什麼似的。
果兒坐在大丫家的炕上,隨手捏了幾顆瓜子磨著牙,細心地發現大丫臉上的笑容似乎帶著勉強,她偷偷用胳膊碰了碰皂兒,衝她眨眨眼。
皂兒微不可見地搖搖頭,果兒便識趣地繼續吃瓜子。
大丫娘在外頭叫大丫二丫,應該是外頭又來人了,大丫二丫歉意地跟小姐妹們賠了幾句不是,出去迎人了。
皂兒這才問其中一個叫小梅的姑娘道:「小梅,你家跟大丫家挨著,大丫奶奶這幾日可還來鬧騰?」
小梅聞言朝外頭看了看,確定大丫姐妹一時回不來,才轉頭小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