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兒微張著嘴巴忘了合上,她默默地數了數,這些孩子共有十三個,大都跟紀青差不多大小的樣子,最小的看模樣大約五六歲的樣子。
為首的一個男孩站起來說道:「二爺,這些鴨子我們都已經弄乾淨了,您看看行不行,不行我們再多洗幾遍。」
姚二柱上前看了看木盆裡泡著的鴨肉,擺擺手道:
「行了,送到廚房去吧。」
幾個大點的男孩兒高興地抬著木盆往廚房挪去,剩下幾個孩子很自覺地拿起笤帚跟水瓢沖洗地上的垃圾,行動井然有序,似乎都已經做習慣了。
這是怎麼回事?果兒奇怪地看向姚二柱。
姚二柱嘆了口氣道:「都是些孤兒,跟紀青兄妹一樣在外頭要飯的小叫花子,沒爹沒孃怪可憐的,我心一軟就都留了下來。」
姚二柱指著其中一個孩子說道:「吶,那個就是大妞,旁邊那個也是個女孩子,叫二妞,自從這些孩子來了以後,我就讓這幫小子們住一個屋,小花兒跟著大妞、二妞住另一個屋,唉,都是苦命的孩子。」
還真的是女孩子?果兒瞧向二伯指給她看的兩個,身上穿的跟男孩兒一模一樣,就連長相也看不出性別來,果兒不知該說什麼了。
姚二柱低聲跟果兒解釋起來。原來,這些孩子都是紀青兄妹倆招來的。
紀青自傷好了以後就閒不住,姚二柱想著他在城裡要了兩年的飯,對這裡的很多地方都熟悉,於是店鋪裡跑腿和打掃的活就交給他。
這孩子是個勤快的,每天跑進跑出的做了不少事,這讓姚二柱很是滿意,時間長了卻發現這孩子每次吃飯的時候都揹著人。
開始他不以為意,後來聽劉慶私下裡告訴他,鋪子後門外最近總有幾個小叫花子,每到吃飯的時候就聚在那裡,劉慶偷偷留意了幾天,就看見每到吃飯的時候,紀青偷偷出門,從懷裡掏出饅頭、乾飯給這些小叫花子吃。
劉慶特意告訴他,他盯得仔細,發現紀青沒有多拿廚房裡的吃食,每次拿出去送人的都是自己嘴裡省下來的。姚二柱一聽起初很生氣,在紀青又一次出去送吃的時直接跟了出去。
門外的小叫花子見到突然出現的大人都嚇了一跳,紀青也慌了,急忙給他跪下認錯,說這些都是他的好朋友。
以前大家都是在一起要飯,現在他跟妹妹碰上了貴人生活安穩了,吃上了飽飯,可是他不忍心看著昔日的好朋友每天餓著肚子四處要飯,就跟他們說,誰要是討不到吃的就到這裡來等他,所以每天才會有不同的小叫花子等在這裡。.c
姚二柱本來很生氣,差點把他跟妹妹一起攆出去,可是那幾個小叫花子見姚二柱連紀青兄妹也不打算要了,立馬跪下來為他們求情,連聲說以後再也不來找紀青,只求他不要趕紀青兄妹走。
小叫花子們說完話不等姚二柱再說什麼,立馬站起來跑遠了,生怕連累了小夥伴的樣子。
姚二柱見狀心軟了,回到院子裡後,把紀青叫到跟前仔細問了這些小叫花子的情況,紀青說一共有十三個,最大孩子已經十四了,剩下的一個比一個小
,最小的只有五歲,比小花兒大不了多少,這裡面還兩個女孩子,就是大妞和二妞。
「我仔細問過了,都是無父無母的孤兒,有兩個跟他一樣也帶著年幼的弟弟妹妹,怪可憐的。」
果兒慢慢點著頭:「所以,二伯就使了個好心,全都留下來了?」
姚二柱又是撓著腦袋呵呵笑兩聲道:
「果兒你放心,二伯也不是濫好心什麼人都收,把這些孩子收攏過來後我挨個問過了,他們都願意跟紀青一樣籤活契,十五年內不能贖身的那種,而且這中間要是有人犯錯,直接攆了。」
果兒聽完這才放心一些,她不是心冷,雖然她也可憐這些孤兒,只是這世道人人都活得艱難,農夫和蛇的故事處處存在真實版,所以即便要幫助人,首先要考慮她們自己的安全問題,還有對方的品性是否值得幫助才行。
所以有些話必須要說明白:「二伯這是做好事,按說我不該說什麼,可是二伯想想,你這口子一開,以後若是再有這樣的小乞丐不斷找上門,我們收留還是不收留呢?」
姚二柱正色道:「這個二伯已經考慮過了,我仔細問過紀青才決定收留這些孩子的,他們這幫小叫花子就這麼些人,正因為都是無父無母的孤兒,討飯的時候為了少受些欺負,才抱起團來互相照顧。
而且我也跟他們說過這事,以後即便再有這樣的事發生,我們也不能再收了,二伯知道量力而行。」
果兒鬆了口氣,滿意地點點頭,那就好,既然已經把人都留下了,便儘可能給他們一個安穩的生存環境,不過除此之外,以後有機會還是要對他們進行必要的教育,不光要引導他們具有自食其力的本事,更要讓他們懂得心存善念,知道感恩。
就像當初之所以義無反顧地幫助紀青兄妹,就是因為紀青讓他們看到了他知道感恩的一面,不顧自己的危險為他們示警。
兩人轉到鋪子後門處,就看見紀青一手拿著抹布,一手領著小花兒站在那裡,兄妹倆臉上的不安還沒有完全散去。
見兩人過來,紀青對著他們又是深深一鞠躬,這才拉著妹妹跑進鋪子裡繼續擦拭桌椅。果兒明白,剛才自己跟二伯說的話,兄妹倆都聽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