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的包氏,還一直沉浸在馬上要跟著女兒去長陵省城的巨大歡喜中。
要知道,這個時代的女人講究的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就算小戶人家裡,為了生活不得不拋頭露面的婦人,也只是在自家的一畝三分地周圍活動,鮮少有機會出那麼遠的門的。
而她竟然要跟著女兒去省城了,而且是去省城開繡樓當掌櫃的,這樣了不起的經歷夠她嘚瑟一輩子的了。
萊陽這邊的繡品鋪如何安置她已經想好了,完全可以僱一個信得過的繡娘當掌櫃就行,包氏很快鎖定了目標,跟曉紅和秋兒兩個商量了一下,很快,性子更加沉穩的曉紅便接下了這個差事。
安頓好鋪子的事,包氏又出去找了幾個熟悉的繡娘放出訊息,還專門去了一趟錦繡坊找穆大娘請教。
錦繡坊雖然是張家的產業,閨女跟子彭少爺的事也算是黃了,可是這不妨礙她跟穆大娘這兩年結下的的交情,既然要跟著閨女去長陵開起自家的繡樓,她還有很多地方想要好好請教一番穆大娘才成。而且,閨女還讓她捎一些話給穆大娘。
錦繡坊,穆大娘聽了包氏的來意,心裡暗暗吃驚,才不過幾年,姚家已經在省城買下了大鋪面,打算自己廣招繡娘開繡樓了,果兒姑娘的本事實在讓人佩服得緊,看來以後還是要跟包氏母女繼續處好關係,才是明智之舉。
而且人家的繡樓開在省城,對錦繡坊的生意幾乎沒什麼影響,穆大娘倒也不吝嗇,樂得把自己那點經驗都一一講給包氏聽,她怕包氏記不住,還特意在紙上把一些重要的資訊寫下來。
對於穆大娘如此明顯的示好包氏心裡很是熨帖,不覺對閨女要她捎的話有些不好意思說出口。
只是再不好意思該說的話總要說明白,穆大娘聽了包氏這話,很是善解人意地表示不要緊,生意歸生意,人情歸人情,以後她們彼此之間的情分可不能生分了就是,包氏忙點頭應是。
聽包氏說想在本地物色一些合適的繡娘一併帶過去,穆大娘滿口答應幫著給問一問,若有願意跟著去長陵做工的繡娘,一定幫忙推薦,穆大娘的爽快讓包氏更加感激不盡。
且穆大娘辦事效率夠快,只過了兩日便帶著一個人上門了。包氏一看來人便愣住,此人竟然是錦繡坊的黃娘子。
包氏招呼二人坐下後,穆大娘指著黃娘子說道:
「你上次跟我說想找幾個可靠的人,跟你一起去長陵把繡樓開起來,吶,我今兒來專程給你送人來了。」
包氏看向黃娘子,黃娘子笑著點頭道:
「我願意跟著娘子和果兒姑娘回長陵,不知娘子可瞧得上我這個人?」
黃娘子在錦繡樓跟了穆大娘多年,是穆大娘身邊的得力助手,跟包氏也經常打交道,大家算是熟人,所以包氏有些不太相信地道:
「這話怎麼說的?瞧得上,當然瞧得上,就怕穆大娘捨不得放人呢。」
她可是知道這位黃娘子目前在錦繡樓的地位,所以說話便帶著將信將疑。
穆大娘呷了一口面前溫熱的鐵觀音,這才慢條斯理解釋起來:
其實黃娘子本就是長陵人氏,年輕時嫁了人後便跟著丈夫輾轉來到萊陽,前兩年丈夫過世,如今萊陽這邊就只剩下她跟女兒兩個人,而長陵那邊還有她的孃家人,這兩年女兒漸漸長大,到了該說親的年紀,思來想去,她們還是想有個可以依靠的孃家,所以早兩年就有了回長陵的心思。
黃娘子跟錦繡樓籤的是活契,隨時都能夠解約的那種,只怕回去後在那邊找不到更好的東家,這才猶豫了下來。
現在好了,姚家在那邊開起繡樓,既都是熟人,只要包氏母女願意籤她,那她就可以放心地帶著女兒一起回老家了。
包氏一聽大喜過望:「能有黃娘子這麼得力的人相助,真是老天在幫我們,我們求之不得呢,那咱們就這麼說定了?」
穆大娘呵呵笑著:「自然,看你們兩廂情願,我也樂得成全,有黃娘子這個好助力,你們在長陵的繡樓一定能做起來。對了,黃娘子的閨女也是繡娘中的高手,我這可是送一個還搭上一個呢,呵呵呵。」
包氏一聽更加激動了,拉著黃娘子的手說了半天。雙方熱乎地聊了一會兒,兩人才告辭離開,包氏殷切地把人送出門去,還連連叮囑黃娘子早些過來。
對於包氏來說,黃娘子這麼得力的一個人肯跟著她們一起去長陵,這麼好的事可是求都求不來的,還是早早簽約她才能真正放下心來。
辭別了包氏,穆大娘對黃娘子笑道:
「如此你的心願也了了,咱們跟果兒姑娘,還有她娘打交道也不是一日兩日,姚家的生意也是咱們一塊兒看著做起來的,憑果兒姑娘的本事,日後的造化指定深厚著呢,如今你們能跟著她們做事,我也放心。」
黃娘子感激地說道:「還要多謝穆大娘跟東家說好話,肯放我們母女回家鄉。」
穆大娘擺擺手示意她不必多禮。